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基于WBUS总线的智能日光温室研究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46171017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志军
  • 产业领域:新材料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2017年6月本公司承担了“基于WBUS总线的智能日光温室研究与应用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以来,公司严格按照项目计划任务合同书的约定内容,明确项目任务,规范高效和高效使用项目资金,积极组织技术研发团队进行项目研发,通过自主技术升级改造、引进消化吸收,反复实验,结合众多国内外高新技术----相变蓄热材料、全钢构保温蓄热墙、单拱椭圆管钢构、多层PE保温被、双内耳房、地下新型保温系统、空气集热系统、水集热系统、三层无滴透光棚膜、植物补光技术、自动化温控系统、物联网监测技术等多项先进的温室技术进行研制,攻克技术难关,目前为止已全面完成项目既定设计目标任务。 1.日光温室主体结构采用全钢构结构,设计长度70m、跨度10m、高度5m,该设计使进光量增加,升温速度加快,热通量较大,热稳定性较好,提高光能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土地利用率,与常规温室相比提高土地利用率近20%。 2.双层棉被保温方式,采用锁扣和魔术贴结合,提高棉被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围护材料使用新型"PE+纤维棉+聚酯棉+挤塑材料"轻型保温材料,重量轻、保温好、抗湿、抗老化、抗板结;双层棉被结构,解决了冬季保温性能不足,超重又不易卷的问题;解决日光温室夜间低温问题; 3.使用地下防水保温结构围护、桩混凝土结合结构,通过薄膜围护结构和双面棉被来完成上半部分的围护,完成密闭的保温设计;通过地下围护的设计,提高地温、提高土壤蓄热能力; 4、通过物联网(植物生长灯、控制器、传感器)解决冬季采光不足、自动化程度低等精准种植问题;在网络方面采取了多种制式。在远程通讯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GSM/GPRS无线网络,近距离传输采取WBUS总线通讯模式,保证了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5、通过全钢构保温墙体的设计实现冬季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①后墙由相变蓄热+保温板组成的全钢构后墙,蓄热能力是传统日光温室的3倍,保温板传热系数为传热系数<0.03kw/h.m.k。 ②、完全不用混凝土结构或砖墙结构,减少建设成本、提高蓄热能力、提高保温水平; ③、墙体填充由后墙保温材料+蓄热材料构成,即提高了保温能力又提高了蓄热能力; ④、墙体代替了笨重的土墙和没有保温蓄热能力的砖墙,大大节约了土地面积; ⑤、"品"字形钢梁结构,大大提高后墙的稳定性,抗风雪能力加强、寿命加长; ⑥、后墙后面附上保温棉被,使后墙保温隔绝了对流和传导热; 6.通过内耳房的设计提高保温效果,增加透光能力; ①、内耳房设计成全暖上墙,提高保温效果,解决东西两侧地温、气温低问题; ②、内耳房通过卷被进行开窗,省去开窗成本,增加白天耳房蓄热能力; ③、倾角设计增加温室的进光量,增加温室的热输入; ★.技术指标 为了检测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我们在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2月21日对温室种植植物进行了为时103天的实验,分别对前棚角地温、棚中间地温、棚中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室外温度、开帘、关帘棚内温度进行测量统计,该实验充分表明,通过该技术完成了即定技术指标。 1.通过主动集热和被动集热墙的设计完成冬季蓄热能力,使冬季-34℃的极冷天气室内温度达到7-12度,蓄热能力是传统日光温室的3倍, 2. 通过地下围护结构设计解决了地下保温,使地温在冬季极冷天气室内早上6点左右的温度达到7到15度。 3. 通过LED植物生长灯可以通过设定温度区间完成自动控温,自动控温范围0到40度。 4.通过LED植物生长灯可以实现自动补光,每天全黑后自动补光。 项目实施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技术研发团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攻克技术瓶颈。 1.成立了"哈尔滨市北垦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技术力量,就地转化增值对促进地方特色经济,,优质高效农业和菜篮子工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该项目智能日光温室的建设,实现了不分季节可全年生产种植瓜果蔬菜,抢占了反季节蔬菜市场,大大提高了蔬菜投放量,并鼓励外地中间商到项目区直接购买,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 2.目前已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北大荒生态园内建设4栋日光温室、农垦天益1栋、红星金泰1栋、阿城原种场3栋、中央红1栋、黑龙江省华通道桥3栋、尖山2栋、联胜3栋、哈拉海一期8栋、哈拉海二期8栋,实现智能温室大棚的冬季作业。 3.该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管理定额,扩大经营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目前通过该项目实施直接解决23人就业安排,带动农业优质高效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4.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蔬菜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增收致富,对促进当地蔬菜种植的快速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意义重大,促进城郊型和城镇园区特色农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同时带动餐饮业、农家园观光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提高本地区农业种植水平,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北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