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在寒区公路养护上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7560063
  • 单位名称或姓名:刘颖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简要技术说明 《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在寒区公路养护上的应用研究》为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 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是把改性乳化沥青,级配集料,水,水泥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稀浆封层机拌合成浆状,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对沥青路面车辙填充施工的一种无破损养护修复技术。 寒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微表处修复车辙使用的混合料与其他地区的混合料各种技术指标的不同,必须区别于其他的微表处的技术工艺,该技术重点对混合料的级配选型做了深入研究和选择,同时对石料级配的粒径大小和范围作了界定,研究出一套适合寒区沥青路面车辙修复的微表处技术指标体系。 施工中通过对施工设备的改进,特别是摊铺箱的改造,改良了原有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工艺,使得车辙的修复更经济,更美观,更耐久。 该研究依据研究成果,编制了《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在寒区公路养护上的应用施工指南》。 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沥青路面结构强度,具有快速,简捷,有效,经济等特点,通过对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在寒区应用的系统研究,有效的拓展了微表处技术的养护应用范围,对改变寒冷地区公路交通服务质量,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同时有效推迟路面整体大修,节约沥青路面综合养护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在寒区公路养护上的应用研究是在原微表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寒区高速公路的车辙类型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不同深度车辙单层,双层,多层处理的具体要求,使得在处理车辙病害时针对性更强,总体更经济。 该研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了双层或多层施工的具体工艺要求,改变了传统微表处修复车辙的宽度,第一层摊铺宽度由原来的1.5米改为1.0米,一个行车道两条车辙可节约成本30%。 该研究改变了传统微表处使用的级配型号,改变了最大粒径,使得微表处的使用寿命增加,寿命由原来的三年提高到五年,使得病害处理的周期延长,达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传统的车辙修复技术一般采用铣刨重铺,每平方米的造价在100元左右,采用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每平方米30元左右,每平方米可节省70%成本,按单车道3.65米宽每公里传统工艺造价36.5万元左右,微表处处理两条轮迹带宽度3.0米每公里造价需要9万元左右,直接节约经济成本75%。 传统的维修工艺施工难度大,封闭交通时间比较长,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比较大,交通影响较大,社会成本会增加,采用微表处修复工艺快速简洁,交通影响小,施工过程安全隐患较小,社会效益良好。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