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简支转连续桥梁连续形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664502356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抒芳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对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实验桥的设计、施工和成桥试验,阐明了这种接头形式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用以指导实际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项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针对目前常用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接头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接头这两种接头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新型的接头形式(先张法接头、体外预应力接头)在公路桥梁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先张法接头形式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但存在预应力不可靠、连接段配筋多、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的不足,与常规接头相比并无优势,在跨数较多、荷载较大的公路桥梁中并不适用。而体外预应力接头形式具有不需要在预制梁的顶板开槽、不需要设置预应力管道和灌浆、对施工环境温度要求不高等突出特点,简化了施工工艺,施工方便,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快,可有效地缩短工期,其施工基本不受季节限制,经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通过对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中体外预应力效应、预应力损失、偏心损失效应、应力限值、张拉控制应力、体外束在弹性阶段和破坏阶段的应力增量、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施工阶段、正常使用阶段和破坏阶段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形式的设计理论,并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实际的设计、计算方法。 (3)为验证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可行性和提出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室内小梁试验,并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梁进行的全过程非线性模拟,对试验梁的裂缝行为、挠度变化、弯矩重分布以及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梁体的破坏形态、强度、刚度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提出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试验梁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证明了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可行性。 (4)对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中的体外束布置形式、体外束构造、锚固体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构造。 (5)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应用于齐泰公路塔子城互通工程AK0+501.396匝道试验桥的建设中。通过对实验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实验桥的结构强度、刚度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均能满足设计和正常运营的要求;桥梁的动力特性良好,冲击系数在理想范围内,桥跨的结构动力性能满足规程要求,证明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和研究成果的合理性。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