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成果在沥青胶浆的研究中,更加关注填料特性对沥青胶浆的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粉煤灰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复合改性方法,使得部分组别相比矿粉实现了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同时提高;明确了硅烷偶联剂在沥青基材料中的使用原则与指南;分析了两种复合改性方法的改性机理。
(1)提出了将亲水基团水解产物易挥发的KH550硅烷偶联剂应用于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
(2)提出了以水或带甲氧基、乙氧基的挥发性醇类溶液作为偶联剂的溶剂配置稀溶液,避免了对沥青胶浆高温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3)提出了利用NaOH溶液作为溶蚀液,使填料表面空隙结构呈蜂窝状,比表面积更大。
(4)通过分析不同改性剂下沥青路面车辙因子和相位角的差异,对比了粉煤灰沥青胶浆和矿粉沥青胶浆的改性效果,发现了粉煤灰沥青胶浆具有更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裂性。
研发的纳米级粉煤灰复合改性胶浆应满足的技术指标为:
60℃的高温车辙因子>30kPa。
-12℃低温蠕变劲度<400MPa。
研发的纳米级粉煤灰复合改性胶浆的沥青混合料应满足的技术指标为:
动稳定度>3500次/mm。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3000με。
粉煤灰与5%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对高速公路上面层较之改性沥青SMA路面每一千公里可节省造价约18亿元,显著降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而且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尤其是减少低温开裂与高温车辙,将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大、中修周期,不仅可减少高速公路运营、养护与管理成本,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且以提供优良的交通运输网络服务于公众,其社会效益深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