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黑龙江省城市空气污染与居民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这一课题2018年被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列为重点计划科研项目,编号为2018-55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新月异,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身心健康因此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20世纪以来,大气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引起了各国政府及公众对大气污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各国学者对针对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升高与人群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对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影响更大。大气污染所致的健康效应中,死亡是后果最为严重、引起的健康经济损失最大且最引人关注的效应终点。目前国内关于大气污染对居民死亡影响效应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如北京、石家庄)和某些南方城市(如广州、舟山),观察监测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PM10、PM2.5、NO2和SO2。这些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可不同程度地增加人群患病死亡的风险,且污染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的协同作用,同时或先后暴露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人群死亡风险进一步增加。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最东北端,空气污染虽不及京津冀地区严重,但雾霾等污染天气也会不时发生,尤其是冬季取暖季节污染天气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大气污染是否会对黑龙江省居民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产生影响呢?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相对寒冷漫长,因此大气污染联合气象因素又会对本省居民的呼吸、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目前这些问题尚未有答案,亦未见研究报道。
本研究选择黑龙江省城市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城市全市水平的居民死亡资料、大气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该城市居民死亡情况、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PM2.5、NO2、SO2、CO、O3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Posisson分布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气象因素、星斯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考虑到大气污染对居民疾病死亡影响的滞后效应,本研究滞后时间选取0-7个滞后日进行分析,lag0表示当日大气污染物浓度,lag1表示前1日污染物浓度,以此类推。单污染模型拟合气象因素后,采用单日滞后模式进行分析。空气污染物相互之间的健康效应可能存在拮抗或协同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多污染模型分别或同时控制污染物SO2、NO2、CO和O3中的一种或几种后,并考虑供热期与非供热期的不同,分析PM2.5对总人群日死亡、<65岁及≥65岁人群日死亡的影响,并且定量评估该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对黑龙江省的大气污染物水平对当地居民死亡影响进行研究,首次对国家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监测项目所包括的PM10、PM2.5、NO2、SO2、CO和O3六种大气污染物均纳入到广义相加模型中,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大气污染对居民疾病死亡的影响,为黑龙江省的健康防护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气候的地区具有借鉴作用,为居民的健康防护提供科学数据,对保护公众健康做出相应贡献。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