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VD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745105485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强
- 产业领域:航空航天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我国是慢性肝炎大国,同时有大量过度饮酒人群,长期作用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其合并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晚期病人常见死亡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症状,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增加所致,随着病情进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成为消化系统危急重症。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再出血,导致肝功能短时间内衰减,患者无法耐受与手术;另一方面,外科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因此这类患者治疗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有资料报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展快,出血量大,首次发病者病死率高达 50% 。肝硬化患者每年新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率为 5%,20% ~ 30% 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人群呈上升趋势。而如何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延缓病情进展是当前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内镜技术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手段,包括内镜下套扎、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内镜下曲张静脉栓塞等。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胃镜下套扎,硬化或组织胶注射治疗。但此操作风险大(术中术后出血,尤其是套扎术后脱圈大出血,可能有生命危险),不彻底,需反复多次治疗,费用高。临床上需要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大量临床经验及总结,结合门静脉血管成像,大部分食管静脉曲张都存在胃内来源血管,即存在多支隐秘来源血管,只是胃镜下血管曲张不明显,传统方法只针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是片面的。新方法进行胃底来源血管的聚桂醇+组织胶,小计量,多点,封堵法可以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曲张压力,再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约100例,排除单纯胃底静脉曲张(胃肾分流或脾肾分流)破裂出血及其他原因出血,保留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选取套扎(EVL),硬化(EIS),或硬化剂联合组织胶(ESVD)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 三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比较三组止血总成功率为 93% (93/100),早期内镜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且各种间早期止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 三组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及迟发性再出血率比较, ESVD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 <0.05),见表 1。3.三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三组均未发生异位栓塞 术后发热方面 ESVD组高于其他两组(P <0.05), 术后疼痛方面EV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
结论:ESVD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方面止血成功率更高,远期止血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但术后发热病人增多,建议常规术后应用抗炎药3天,预防术后炎症反应。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