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任务来源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课题2014-126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当的比例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也有很大的紧迫性。另外,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早期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很多临床研究表明,TOAST早期分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本课题通过检测不同病因学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HSP70抗体水平,探讨HSP70抗体水平与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关系,明确HSP70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的关系,继而指导临床对于不同病因学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判断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3)性能指标:
不同TOAST病因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SP70水平存在显著差异,AT型, SAD型和CE型患者血HSP70水平高于其他类型以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组的 HSP70抗体表达高于预后不良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HSP70检测有可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学分型以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科研工作总结,申报科技成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
实际达到:按合同要求均已完成。
(4)成果创造性和先进性:
目前的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中不仅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发现其抗体的存在;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显示,血浆中显著升高的HSP70抗体的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血浆HSP70抗体水平变化及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并不清楚。本课题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HSP70抗体水平,探讨HSP70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的关系,并通过NIHSS评分,早期判断患者的预后。
经黑龙江省医学文献信息中心调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中,未见血浆HSP70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关系的研究。所以研究内容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