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分子标记结合分级体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603602622
  • 单位名称或姓名:徐忠庆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研究的目的:通过统计黑龙江省医院2013年-2014年1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基本情况,研究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免疫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结合分级体系之间的联系,最终综合这两种因素筛选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针对性地处理。 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首次诊断并手术,且最终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对原发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找出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最终建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的模型。 研究取得以下结果:年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危因素。虽然总体的预后更好,但年龄越小的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局部浸润(+)(p<0.05)和p21 (+)(p<0.05)与双侧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关。患者年龄<45岁(p <0.05)、原发灶局部浸润(+)(p <0.05)以及VEGF (-) (p <0.05)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原发灶和颈侧区的处理方式是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争议的焦点。尽管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国内外对此仍没有统一结论。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良好的预后,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从所有患者中筛选出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更加积极的干预并设计更加严格的随访计划。我们的资料显示,原发肿瘤局部浸润(+)和p21(+)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更可能表现为双侧性。而对于年龄<45岁、原发灶局部浸润(+)并伴有VEGF(-)的患者,在处理原发灶的同时,需要对颈侧区淋巴结进行更加积极地干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