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黑龙江省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8025511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亦薇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1-669,应用领域为临床医学。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复发率极高,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方法的进步并没有降低复发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都很高,十年复发率甚至可高达50%。而接受防治的患者,复发率可降低至10%~15%,因此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泌尿外科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各地区不同医院对于结石治疗的方案和预防措施的选择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结石成分分析是结石的病理诊断,是病因诊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缩小代谢评估范围,有针对性预防结石复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同其它方法比较,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既可分析结石的晶体成分和非晶体成分,又可以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检测速度快,所需标本少,准确率高,在国外已成为结石分析的标准方法。 黑龙江位于北部高寒地区,曾经是全国尿路结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传统饮食习惯喜食熏烤食物和动物内脏,盐分摄入较多,好饮酒,加之前列腺疾病高发,下尿路梗阻更易形成结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尤其是水质的恶化,大量物质资源(如海产品等)流动性增加导致饮食结构改变,现代工业化社会高度职业化造成人们精神高度紧张,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已经由1980年不足2%,增长为如今的4%左右,已经达到全国中游水平。由此可见,黑龙江省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虽低于广东等南方结石高发省份,但是增长速度快,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因此,对泌尿系结石的进行成分分析,统计出各种结石的成分及不同成分所占的比率,针对此结果,有针对性的对黑龙江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为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内容及原理:收集黑龙江省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依据样品在红外光区吸收峰值的特征来确定结石的结构和成分。根据结石不同成份分析成因,提供预防建议,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整理统计数据,了解黑龙江省尿路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及近年来的显著变化,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性能指标:目前已完成泌尿系结石样本九百余例的结石成分分析,均提供分析报告。我省结石构成有自身特点,结石总体构成中草酸钙结石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尿酸类结石、感染石和胱氨酸结石,非钙类结石少见。结石以草酸钙或草酸钙和磷酸钙及尿酸盐的混合性结石最多见。下尿路结石发病率明显降低,以尿酸盐结石及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结石为主,而上尿路结石明显增多,以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及单纯草酸钙为主。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该方法在国外已成为结石分析的标准方法,既可分析结石的晶体成分和非晶体成分,又可以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检测速度快,所需标本少,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国内许多地区仍在使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体现为:收集黑龙江省内大样本泌尿系结石标本,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电脑根据红外光区吸收峰的特性,自动解析和报告结石成分,指导治疗及预防。统计出各种结石的成分及不同成分所占的比率,针对此结果,对黑龙江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为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本研究目前已完成对我省泌尿系结石样本九百余例的结石成分分析,均提供分析报告。通过深入探讨,了解黑龙江省尿路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及近年来的显著变化,并根据结石不同成份分析成因,为患者提供预防建议,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了线索和依据。该成果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技术成熟,安全性好,有效好的实际意义,目前在我院应用以来,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可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