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探讨肠肌纤维母细胞(IMF)在小鼠实验性肠炎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8025511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亦薇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研究内容: 炎症性肠病(IBD)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与环境,遗传和免疫等因素有关,克罗恩病(CD)的肠管纤维化也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免疫过程。肥大细胞及IMF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肥大细胞具有致炎作用,而IMF是导致肠道纤维化的重要原因。我们为了寻求IBD的肠管炎症、肠管狭窄和纤维化的新型非手术治疗手段,利用硫酸多聚糖(DSS)诱导的小鼠急、慢性肠炎模型,预实验中探讨了肥大细胞在小鼠肠炎中的致炎作用,正式实验中探讨了IMF在小鼠慢性肠炎以及人类IBD患者的肠炎、肠管纤维化的形成等方面的作用,另外我们应用了一种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曲尼司特,探讨了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及IMF的活性,来达到减轻肠管炎症和纤维化的目的。为了避免全身给药的副作用,我们探讨了灌肠局部给药的方法,开发了临床用药的新途径。 2.创新点 1)我们解决了研究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小鼠慢性肠炎模型的建立、灌肠治疗,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等实验操作技术问题。 2)我们为了避免口服应用曲尼斯特的全身副作用,开发了灌肠给药的用药新途径。 3)国际上定位IMF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二重荧光染色,我们的实验小组利用四种抗体进行免疫四重荧光染色,成功定位增殖期的IMF,在国际上尚未见报道。 4)本项目从基础实验到临床研究,系统全面的探讨了IMF及肥大细胞在小鼠实验性肠炎及人类IBD中作用。 3.创新的科学价值(技术(系统管理)创新重要性,创新的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程度,对本行业的影响。 1)首次利用C57BL/6小鼠制造了慢性实验性肠炎模型,利用较低的实验成本既能达到实验研究的目的,目前已应用于我们消化病院的肠炎基础研究中,这项研究结果国内尚无报道 2)曲尼司特口服可以预防IBD患者的肠管狭窄和纤维化,但因为有重症药物性肝炎的副作用,临床应用很受限。本项目通过基础研究,验证了曲尼司特灌肠治疗这种局部用药方法,能够明显改善肠管的炎症及肠管纤维化,开发了应用于临床的新的治疗途径,而且曲尼斯特廉价安全,可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首次应用免疫四重染色定位了IMF,为进一步研究IMF在IBD等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4)国内关于IMF在IBD发病中的作用尚无具体的基础及临床实验研究,本项目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空白。 4.第三方评价结论 此研究通过对慢性小鼠实验性肠炎上肠肌纤维母细胞(IMF)的研究,探讨IMF在肠炎进展、肠管纤维化上的作用,利用曲尼斯特灌肠治疗探讨它的抗炎抗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对于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的急性期炎症的控制、慢性恢复期肠管纤维化及肠道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5.与创新点有关的论文共发表多少篇,其中SCI收录多少篇,EI收录多少篇。 发表相关论文共14篇,包括英文论文并被SCI收录论文2篇,日文论文8篇,中文论文2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