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意义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945040121
  • 单位名称或姓名:刘媛媛
  • 产业领域:新材料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意义”项目是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由黑龙江省医院完成的科技成果。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主要探讨心肌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测定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对比了两组间再灌注1h、6h、12h、24h时TNF-α和IL-10水平,以及PCI术前、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7dTNF-α和IL-10水平。 得出结果: 再灌注1h、6h、12h、24h,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而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分级越高TNF-α水平越高,而心功能分级越高IL-10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I术前、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7d,研究组的TNF-α、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的TNF-α水平高于术前,术后72h、术后7d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低于术前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24h、术后72h、术后7d的IL-10水平较术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得出结论:TNF-α、IL-10在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用评价心肌再灌注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清中TNF-α、IL-10与AMI的进展密切相关,共同参与了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术后血浆TNF-α、IL-10水平,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诊治方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经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查新认为本项目在国内具有创新性。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在临床上常见,同时也是心内科危急重症,研究具有普遍性和必要性,实验室指标易于监测,具有临床的可推广行。观察指标较为全面,填补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领域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创新型。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需进一步完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相互印证,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延长随访周期,探讨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