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治疗肝损伤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590897289
  • 单位名称或姓名:穆丽雅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目前,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均缺少理想的治疗手段,生物人工肝、原位肝移植技术的应用,使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改善,但由于医学伦理学、移植供体、移植排斥反应、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尚难广泛开展,故重症肝病仍然是临床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兴起的不断深入,在肝衰竭治疗方面,众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干细胞是机体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生和多向分化的功能,众多文献报道,存在于骨髓中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为功能完备的肝细胞,用骨髓干细胞替代成熟肝细胞进行移植治疗肝病,有望使细胞移植在肝病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比现在临床应用的原位肝移植和生物人工肝而言,肝脏干细胞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解决细胞的器官移植供体不足、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并且作为一种新兴的种子细胞来源,不但可以替换受损组织,而且可以刺激受体组织再生以达到自身修复的目的。2004年姚鹏博士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成功挽救了一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于2005年又先后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实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使病情的发展得到了控制,肝功明显好转,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姚鹏博士的成功,给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广泛应用于临床带来了希望。骨髓干细胞的移植途径有门静脉、肝内、股动脉、脾内、外周静脉、腹腔等,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不同途径移植的干细胞均可以向肝脏迁移,但是迁移的细胞数与移植途径是否有关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实验研究门静脉、尾静脉、腹腔及脾内四种途径对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影响,结果证实四种途径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均可以治疗肝损伤,肝功能改善程度四种移植途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此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选择了简单快速的移植途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