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足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例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外一些医院已开展了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研究和药物治疗。但由于糖尿病足膝下动脉广泛长段闭塞,血管旁路手术成功率很低,介入手术时导丝难以通过闭塞动脉,介入治疗后多在3-6月内发生再闭塞。本研究把超声消融技术和细长球囊扩张技术相结合,开通以往常规介入方法无法疏通的动脉,并应用细长球囊扩张已经开通但仍很狭窄的动脉,使以前无法有效治疗的糖尿病足膝下动脉缺血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保肢率,提高生活质量。本课题立项以来,经过对入组患者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发病率逐年升高,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血管旁路手术成功率很低,介入手术时导丝难以通过闭塞动脉,治疗后再闭塞率高。目前球囊扩张,虽然缓解了小腿缺血症状,但难以有效改善足部动脉血流,足趾疼痛,溃疡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微球囊管径细小,它能够深入到以前难以想象的微细血管,充分开通足部细小的分支动脉,使保足手术真正成为了可能。
本课题受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把超声消融技术和细长球囊扩张技术相结合,开通以往常规介入方法无法疏通的动脉,并应用微球囊扩张已经开通但仍很狭窄的动脉,使糖尿病足膝下动脉缺血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保肢率。把微球囊引入血管外科领域,使微创手术又前进了一大步,首次提出足部动脉成形术的概念,使缺血严重,濒临坏死的足,迅速恢复血供,改善肢体的缺血状态,为进一步挽救肢体赢得时间。并探讨的治疗机理,为糖尿病足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推动了微创介入方式在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
1、利用超声消融开通完全闭塞的膝下长段闭塞动脉并消融闭塞动脉内的硬化斑块,重新建立下肢动脉血流。
2、应用细长球囊扩张已经开通但仍很狭窄的动脉进行有效扩张,能较长时间保持扩张后动脉的通畅性,延缓再狭窄的发生时间,减缓再狭窄发展速度。
3、超长小球囊管径细小,它能够深入到以前难以想象的微细血管,充分开通足部动脉及足底内、外侧动脉、跖背动脉、弓状动脉、腓动脉的跟支等细小的分支动脉,使保足手术真正成为了可能。本课题把超声消融技术和细长球囊扩张技术相结合,开通以往常规介入方法无法疏通的动脉,并应用细长球囊扩张已经开通但仍很狭窄的动脉,可以保持介入治疗后动脉腔中长期通畅率,增加肢体存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应用临床中存在的难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难题:
1、如何开通完全闭塞的膝下长段闭塞动脉并消融闭塞动脉内的硬化斑块,重新建立下肢动脉血流。
2、如何对普通严重狭窄的膝下动脉进行有效扩张,能较长时间保持扩张后动脉的通畅性,延缓再狭窄的发生时间,减缓再狭窄发展速度。
3、如何保持介入治疗后动脉腔中长期通畅率,增加肢体存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本课题把超声消融技术和细长球囊扩张技术相结合,开通以往常规介入方法无法疏通的动脉,并应用细长球囊扩张已经开通但仍很狭窄的动脉,与单纯超声消融术治疗糖尿病足比较的优势,并探讨治疗机理,提高保肢率。项目研究取得一定的实际经验,其研究成果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文章5篇,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
主要成果目录
1超声消融联合微球囊治疗糖尿病足25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2014,14(36):61
2微创方法治疗糖尿病足膝下动脉缺血86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2,9(5):197-198
3髂动脉球囊扩张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无流出道糖尿病足·【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2,9(24):240-241
4复合球囊扩张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2,9(22):108-109
5微球囊足部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术后24小时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2013,13(35):496-497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