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一种松嫩平原盐碱地蒙古柳雨季人工辅助栽培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4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091441108
  • 单位名称或姓名:马书荣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松嫩平原盐碱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碱化土地面积约327万hm2,占该平原面积的21%,是我国苏打盐碱化土壤的最大分布区。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草原盐碱化,耕地盐碱化和沼泽湿地盐碱化,使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难度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资源,盐碱地已经成为一部分重要的国土资源。 盐碱化土壤大部分是由苏打积累而形成,pH8.0 以上,养分含量较低,水分物理性状较差,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目前盐碱化土壤的治理措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学措施,一类是生物学措施,生物学措施主要以引种先锋植物或耐盐碱植物来改良盐渍化土壤,例如碱蓬属中的星星草、朝鲜碱茅、角碱蓬等,多为草本植物。 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 Hao)是杨柳科、柳属植物,木本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河畔、平原湿地及盐碱地区,喜光、耐寒、耐旱,耐水湿,具有较强的耐盐碱特性,能够影响和改善土壤的pH值,是松嫩平原盐碱地自然群落分布中唯一的木本植物,可作为松嫩平原盐碱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目前蒙古柳的种苗繁殖主要采用大田扦插的方式,该方式育苗需要大量1-2年生的蒙古柳营养枝作为插条,投入大,成本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蒙古柳四月中旬开花,五月末种子成熟,种子数量丰富,种子寿命30天左右,水分充足时,可随采随播,迅速萌发。但由于松嫩平原盐碱地处于半湿润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约450mm,70-80%的降雨分布于7-9月份,全年水面蒸发量1500-2000mm。强烈的蒸发形成该地区春季严重少雨干旱,五月下旬,蒙古柳种子成熟自然落地时很难萌发,待到雨季到来时短命的种子早已失去了活力 本发明针对盐碱地植被恢复难题,以木本植物代替草本植物,改变以往柳树扦插苗培育的高投入,高成本,浪费人力物力的模式,利用当年种子,通过人工播种培育实生苗,待雨季到来时带土移栽,避免了种子寿命与雨季错位给种子繁殖造成的影响,为盐碱地植被恢复提供机理明确、简便易行、减少成本,又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盐碱土蒙古柳栽植新技术。本发明主要利用蒙古柳的耐盐碱特性,改变以往的扦插苗培育,在种子成熟时通过人工收集种子进行播种育苗,雨季到来时,带土移栽到盐碱地上。人工播种培育实生苗,既能保证苗木成活率,又能节省大量作为插条的1-2年生的柳条,同时又能充分利用雨季的降水保证移栽苗的成活率促进根系发育本发明采用人工辅助播种和带土移栽相结合的技术,提高了蒙古柳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经过培植的蒙古柳幼苗是全根系,带土坨,栽植时不伤根,栽植成活率超过90%,在盐碱地生长的蒙古柳种子自然更新所形成的实生苗成活率低于10%。本发明使蒙古柳雨季栽植存活率和一 年后保存率均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实现盐碱土地治理效果,同时,也能降低治理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蒙古柳盐碱地栽培技术,充分利用雨季优势提高实生苗的成活率,促进盐碱地木本植物的植被恢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