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研究内容:
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巨刺结合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和单独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治疗前后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程度。评价方法从用评价表格,按统一格式填写;每项评定项目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每次评定在1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测定需作3次,然后求其平均值。
研究方法:
1、基础治疗:
1) 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相应治疗( 溶栓、抗凝、降纤、脑保护、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 ,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降糖、降压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都进行中风后的常规康复治疗,以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下肢痉挛及踝关节背屈训练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强调个体化治疗,每次每个病位选择1~2种训练方法,每次训练时间为40分钟,1周训练6次,共训练4周。
3) 所有患者都进行主动或由医护帮助进行的被动功能锻炼,包括对病人瘫痪肢体关节和肌肉的活动。
2、治疗组:
选穴:采用常规头针法: 对侧运动区、双侧足运感区;并合用巨刺法针刺健侧经穴,选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阴陵泉、悬钟、太冲。夹脊穴:患侧的颈、腰部夹脊穴;颈部夹脊穴选取偏瘫痉挛侧的C5-T1棘突下旁开0.5寸及L2-S1棘突下旁开0.5寸。操作: 使用消毒后的2寸毫针。手法以平补平泄为主。每日针刺2次,由于患者体位要求,上午采用巨刺法,下午应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每次留针40分钟。连续针刺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
3、对照组:
选穴: 头针( 常规针刺选穴法) : 对侧运动区、双侧足运感区患侧经穴; 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阴陵泉、悬钟、太冲。操作: 使用消毒后的2寸毫针。手法以平补平泄为主,每日两次,每次留针40分钟。连续针刺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
评价方法:采用评价表格,按统一格式填写;每项评定项目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每次评定在1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排除评定时的各种干扰因素;测定需做3次,然后求其平均值。记录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