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7093437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琳晶
- 产业领域:新材料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研究目的:观察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治疗组的30例患者给予口服洋金花胶囊(黑药制字Z20131019)联合蜈蚣托毒丸(黑药制字Z20100390),对照Ⅰ组的30例患者给予口服蜈蚣托毒丸,对照Ⅱ组的30例患者给予口服消银胶囊。疗程为4周,并记录三组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PASI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患者应用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2、IL-6)、干扰素(IFN-γ)、IgG、IgM、IgA的影响,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二者间的差异,从而阐述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免疫学机制。通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 与对照Ⅰ组总有效率76.67% 及对照Ⅱ组总有效率73.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PASI评分与瘙痒程度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分别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2、IL-6、IFN-γ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IgG、IgA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IgM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结论: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优于蜈蚣托毒丸、消银胶囊单一用药治疗。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可以调节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恢复其免疫平衡状态。本研究首次观察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IgA、IgM、IgG、IL-2、IL-6、IFN-r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充分应用有利的资源,积极发挥中药院内制剂的优势。一方面为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客观地评价中药院内制剂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性。 我省正处于银屑病高发的环境中,洋金花胶囊联合蜈蚣托毒丸治疗银屑病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可观,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