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按自制仪器研究内容严格按期开展,经绘图设计、图件拆解、选料加工、装配测试,同步软件开发步骤,完成两款式的装置样机制作。并经小兴安岭地区9个林型内乔灌草近3千枚叶片测试,以及全国8个省份有关落叶松针叶测试使用效果良好,后经学院部分教师演示调查对软件部分进行修善和模拟精度验证,满足研仪器的指标要求,操作安全,总体完成要求。叶片是林科教学极重要内容,叶也是对环境因子响应和适应较敏感器官、也是食叶虫害的植被客观指标反映等,很多领域将叶参数及其变动对照作为重要研究内容。叶面的参数求取经历了坐标格描图累加、投影剪裁称重换算、及目前多采用的数字采样求取等一系列方法。在目前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应用中,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并未实现广泛便捷、有效统一的情况,对于不同学科而言,其获取途径方法、掌握难度和精度相异较大。1、便携性,突出野外使用需求。2、适用性,解决林分内叶片因大小、形状和质地不同导致的常规仪器不适性。3、稳健性,减免中心投影类调查带来的几类误差。4、时效性,林地叶片因植株高大、或地表叶型叶质复杂,离体叶片极易破损和变形变质导致内业误差。5、高效性,相应技术软件高效给出主要测量参数及图形参考,便于排错和数据追溯。批量运行无需人工值守可自动执行任务。6、功能性,可进行识别容错调整和具备一些特殊实用功能。技术成熟度:测试样机原理较为简洁优化,突出实用性,但有待加强至工业化制备程度。最新也有相关设备技术值得借鉴。对应独立分析软件运行功能更较优良。
适用范围:研制起因即来自教学任务和科研实践需求。如植物学、树木学、森林生态学等及对应有关叶片采样内容。范围可扩展至农林业叶片叶面积等性状指标大量快速量测需求(不计数量单幅2G内即可)安全性:安全上满足电流、电压,无毒害排放,噪声粉尘,对周边不利影响等要求。仪器通过野外实验材料采集、室内教学演示、扫描和系统自动识别分析等过程,一次性完成植被叶片面积等性状指标的估算。可应用于林学一级学科下相关方向的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其硬件和配套软件操作过程的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丰富了林科专业学生开放式教学的试验手段。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