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00452275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曦光
  • 产业领域:数字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水文地质调查和评价在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建设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外和艰险山区铁路项目明显增多,在这些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存在诸多问题,如井泉调查困难,容易产生遗漏;取样点有限,不能反映区域整体特征,很难进行水文地质单元分区;单次调查结果,很难反映水文地质的动态变化情况;工程项目如铁路沿线井泉、断头河、地下水溢出带等水体的识别仅靠踏勘完成,耗费大量人力,且很多区域无法到达,传统预测涌水量的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其复杂的地质环境,准确率低。面对铁路勘察工作标准升高、周期缩短、人力资源成本变大等形势,亟需新的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不足。该技术于2018年至2020年间,应用于川藏、汕汕、广清永等新建铁路的水文地质勘察项目中,进行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大幅降低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物化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 本技术基于定量遥感技术实现了土壤含水量大面积估算,根据土壤含水量的结果,进行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提高了地下水溢出带、断头河等水体遥感识别精度,解决了隧道涌水量预测精度低的难题。 本技术基于定量遥感技术实现了土壤含水量大面积估算,根据土壤含水量的结果,进行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提高了地下水溢出带、断头河等水体遥感识别精度,解决了隧道涌水量预测精度低的难题。该技术于2018年至2020年间,应用于川藏、汕汕、广清永等新建铁路的水文地质勘察项目中,进行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大幅降低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物化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川藏、汕汕、广清永等新建铁路的水文地质勘察项目中,2018年—2020年间,共计完成水文地质遥感解译、隧道富水评价和涌水预测共计56000km2,单就节约勘察工作量和节约工作效率测算,节约物化投入1120万元,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以大张铁路大梁山隧道为例,大梁山隧道穿越大同盆地东北部阴山山系大梁山,总长度为13395米。基于定量遥感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划分了隧址区水文边界,确定了地下水类型,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大梁山隧道无需进行改线,亦不需进行防止水库渗漏相关设计,目前大梁山隧道采用该结论,未发生水库渗漏灾害。根据初步估算,大梁山隧道节省投资约500万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