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课题以在寒地伊春林区栽培羊肚菌为目的,进行了羊肚菌菌种筛选试验、培养基筛选实验,探索寒地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分析了草炭土及木醋液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对伊春野生羊肚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探索。羊肚菌的驯化栽培一直为全球食用菌爱好者所热衷。据记载,法国是最早进行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这期间无数的羊肚菌栽培爱好者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室内外栽培的探索,历程漫长而艰辛,甚至充满了神秘感。随着栽培技术的日臻完善,2012 年前后我国一批羊肚菌从业人员才真正靠栽培获利。随后,国内羊肚菌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12 年约为30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2013年增长50%,达4500亩;2014年继续扩大,增长77%,达到8000亩左右;2015年发展最快,增长203%,为24250亩;2016年略低,为23400亩;2020第五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公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秋全国的羊肚菌种植面积在10-12万亩左右。1、首次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进行羊肚菌引种栽培,筛选出适宜伊春地区自然环境的羊肚菌菌种,并形成伊春地区棚式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一套。2、首次将草炭土与大田土配制成混合土,用于羊肚菌覆土栽培实验。3、首次在羊肚菌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木醋液。4、首次对伊春野生羊肚菌进行菌种鉴定及生物学性状分析。该技术较成熟。适用于小兴安岭气候条件下羊肚菌的栽培。伊春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的汤旺河流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度相对较低,干旱寒冷。随着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羊肚菌逐渐呈现从南到北发展至全面铺开的发展趋势,近两年羊肚菌在吉林、辽宁甚至黑龙江地区都有部分地区栽培,但羊肚菌菌株均取自南方地区,容易造成在东北地区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筛选出高产、优质的适合伊春地区栽培的羊肚菌菌株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多个羊肚菌菌株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通过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伊春地区的菌株,旨在以此促进伊春地区羊肚菌的发展,减少盲目栽培造成的损失,实现羊肚菌在伊春地区的大发展,以此进一步推进国内羊肚菌栽培向科学化、精确化和稳定化发展。1、经济效益。羊肚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日本、美国、英国、韩国、东南亚国家及我国都有较大需求,倍受青睐,价格也在一路攀升。据统计,中国、印度、土耳其、美国及墨西哥等国家是野生羊肚菌的主要输出国。羊肚菌在国内的市场价格一般来说是根据货的情况来定,2020年,统货一般在1300~1500元/kg,剪脚一般在1500~1800元/kg,等级不同价格不同。而鲜菇统货在170~300元/kg,取其中间数235元/kg进行计算,羊肚菌鲜菇产量为本实验得出的0.12kg/m2,这样每亩地(667 m2)销售收入约为18800元。而每亩地的成本为菌种5000元、遮阳网及辅助材料1000元、人工成本1000元,最后得出每亩的利润在11800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逐步满足市场对羊肚菌的需求,并促进羊肚菌产业链条的形成,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林区菌户及食用菌栽培企业提供技术技撑,从根本上促进林场所职工转岗就业和增收致富。3、生态效益。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无三废,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区经济转型和林下经济发展。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