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黑木耳小分子肽酶法制备工艺研究”课题,于2020年立项,合同标号G2020-10,该项目历时二年,截止到2021年10月,按照市科技局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课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任务。我国的食源性低聚肽研究已经获得巨大发展。食源性低聚肽,尤其是海洋鱼低聚肽、大豆低聚肽具有独到的功能特性,在营养方面也有着许多优点,是非常理想的优质食品原料、配料,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1)创新通过制备磁化水,进一步激活水分子和矿物质;在这种磁场的作用下,促使酶的催化活性增强。
(2)通过对不同酶解工艺参数的梯度试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正交优化试验,得到黑木耳酶解产小分子肽的最佳工艺。
(3)从伊春地区21个主栽黑木耳品种中筛选得到产小分子肽含量最高的黑木耳品种1个。
(4)进行黑木耳酶解液的营养成分含量、肽含量、肽的分子量分布、重金属、微生物以及酶解液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体外消化试验。
(5)通过发酵技术,利用复合蛋白酶对黑木耳大分子蛋白质进行靶向酶解,剪切蛋白质链,使其生成由 2-10 个氨基酸残基分子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聚肽,改变了木耳传统的食用方法,从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变成喝小分子量木耳肽,每天食用⼀瓶 200ml瓶装产品的肽含量为1.54g,等于895.35g(1.79斤)干品黑木耳中所含有的肽量。
黑木耳小分子肽为食源性低聚肽在营养方面也有着许多优点,是非常理想的优质食品原料、配料,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项目内容经合作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为黑木耳精深加工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黑木耳产业发展处于平稳阶段,总产量在5亿袋左右。目前,从整个黑木耳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北面局比南面局发展的要好,规模和产量都高于南面各局,从而也带动了很多人的就业,年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伊春林区产业经济转型主要产业之一,“红蓝黑黄”中的“黑”就是指黑木耳作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林区职工日常生活费用以及富余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它的快速发展将对产业结构调整、集约循环农林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