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主要对宽叶蓝靛果忍冬在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野生分布特征及生态学习性进行总结分析。对野生宽叶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在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海拔梯度,分布范围,生境特征进行分析评估。 开展了宽叶蓝靛果野生状态下的形态标记(叶形、花形、花期特性、果形,根系)及对宽叶蓝靛果忍冬和蓝靛果忍冬的亲缘关系,遗传距离开展了ISSR-PCR分子标记分析工作,以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不同种源区划,最终在基因层面明确宽叶蓝靛果忍冬的系统位置。本项研究在蓝靛果忍冬野生种群中发现并培育了早熟、大果、高产、稳产的宽叶蓝靛果品种,同时进行了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人工培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重点开展果园营建与管理技术,无公害栽培及高效经营技术与模式的研究,提出了苗木繁育、无公害栽培及高效经营等技术的综合配套体系。项目共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5篇。本项目的完成直接推动了我国在蓝靛果忍冬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为我国东北高寒林区最具特色的小浆果资源,果实富含花色苷、黄酮、酚酸、维生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不仅能够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而且可用来预防高血压、抗菌消炎、治疗胃溃疡,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水果。果实可鲜食或加工成饮料、果酒、糖果、果糕等食品,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为森林食品及食品加工行业。本项目开展了宽叶蓝靛果野生状态下的形态标记(叶形、花形、花期特性、果形,根系)及对宽叶蓝靛果忍冬和蓝靛果忍冬的亲缘关系,遗传距离开展了ISSR-PCR分子标记分析工作,以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不同种源区划,最终在基因层面明确宽叶蓝靛果忍冬的系统位置。本项研究在蓝靛果忍冬野生种群中发现并培育了早熟、大果、高产、稳产的宽叶蓝靛果品种,同时进行了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人工培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重点开展果园营建与管理技术,无公害栽培及高效经营技术与模式的研究,提出了苗木繁育、无公害栽培及高效经营等技术的综合配套体系。创新性:本项目主要以小兴安岭高海拔宽叶蓝靛果忍冬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形态学标记、分子标记等多重比较分析,最终完成了种质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工作。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及专利申请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寒地区不同海拔梯度宽叶蓝靛果忍冬的种质资源研究及人工繁育工作方面,此方面研究至目前在国内、外应用领域均无相关研究及报道,创新等级四级。(2)可行性:本计划可行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近年来小浆果产业的兴起,蓝靛果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黑龙江和吉林均有很多小浆果加工企业收购野生蓝靛果,大部分用于加工,也有部分用于速冻出口。目前蓝靛果忍冬在我国年收购量在3000t左右,鲜食性蓝靛果忍冬新品种鲜果售价至2021年度达60元/kg,经济效益明显。其次,我省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蓝靛果忍冬栽培示范园区,且大型园区较少。而因地缘条件限制,我国南部省、市地区目前无法开展蓝靛果忍冬栽培及育种方面工作,同行业竞争压力小,市场潜力大。第三,宽叶蓝靛果忍冬在丰产性、抗寒性、果实成熟期及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本计划的开展,不但可以为东北地区的小浆果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浆果加工企业提供新兴原材料,更可以为我国浆果产业化的总体发展提供原动力,助推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3)成熟性:本研究团队早在2010便开展了对于蓝靛果忍冬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分别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蓝靛果忍冬野外分布,生境,形态标记等方面进行跟踪研究。同时开展了蓝靛果忍冬不同品种的成分分析检测工作,初步了解宽叶蓝靛果忍冬生长状况和果实营养含量,这些资料为该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团队又先后开展了蓝靛果忍冬的种质资源创新、复合种植技术及轻简化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述技术均已试验完成,项目成熟性5级。(1)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将可辐射全市及周边县市,社会效益大于企业效益,按本项目的规划,到2024年可以带动周边农户1000户,蓝靛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以后每年带动100户以上,为农民奔小康提供了新途径,届时全市从事蓝靛果相关产业的农户,每年人均收入可以增加2万元以上,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带动了林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蓬勃发展。(2)经济效益。大型的规模化的蓝靛果种植企业的经济收益主要包括: 销售蓝靛果幼苗的收益、 销售蓝莓鲜果的收益以及销售加工产品的收益。 销售蓝靛果幼苗的收益:按照计划园区的规模,每年可生产可销售蓝靛果苗木30万株,按销售单价5元/株,预计销售收入为150万元。销售蓝靛果鲜果所带来的收益:园区建成三年后,蓝靛果产量稳定,该蓝靛果品种上市批发价格为40元/kg,如果亩产670kg,仅按批发价格计算,收益为2.68万元/亩, 而一般的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每亩地的收入仅几千元而已。销售蓝靛果加工后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园区建成三年后,蓝靛果产量稳定,加工后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由于其不易贮藏的特点,大部分蓝靛果被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蓝靛果果汁、饮料、蓝靛果果酱、罐头、蓝靛果酒、蓝靛果果干等等。虽然蓝靛果被加工后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其生产后的附加值也更高了,自然所获得的利润也就更高。据调查显示,质量好的蓝靛果酒可以达到几千元一瓶,预计蓝靛果加工产品销售收入为394万元/年。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