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小浆果新品种引种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636419970
  • 单位名称或姓名:范冬茹
  • 产业领域: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小浆果新品种引种适应性试验”项目为2017年度省财政厅科技计划项目,于2017年5月起实施。课题实施年限为3年,于2020年申请验收。通过3年的引种试验,至目前,项目以先后引进蓝莓8个品种,黑穗醋栗3个品种,灯笼果1个品种,中华钙果3个品种,抗寒枸杞7个品种,树莓3个品种,狗枣猕猴桃1个品种,蓝靛果3个品种,共计29个寒地浆果品种。上述品种引进后,在小兴安岭友好林局万亩蓝莓园内建立试验样地,样地设计分为独栋连体大棚一栋,塑料大棚12栋和陆地栽培试验样地1处,总面积88亩。本次引种试验所引进的各品种基本囊括了大部分东北地区现有浆果资源及品种。通过3年中对各品种物候期、生长性状、抗寒性、繁殖方式、表型遗传变异参数、有效成份等测定。基本确定了适合小兴安岭高寒地区推广栽培的浆果品种。这也为我省及东北地区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小浆果产业是现代林业中的重要新兴业态之一。随着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浆果的营养价值及开发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热门开发的产品。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对于小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种植、管理、精深加工和销售体系,行业和市场整体发育较为完备。21世纪以来,我国小浆果产业从政策顶层设计、浆果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升级等层面逐步发力,发展突飞猛进。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小浆果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浆果消费市场却逐年扩大。由于浆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小浆果的生产种植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已是必然趋势。美国是蓝莓的主要生产国,但由于市场需求,每年有7个月没有鲜果生产,需要从国外进口2万t的蓝莓。同时,美国也是树莓主产国之一,年生产总量达1.5万t,总产值近6000万美元,但美国每年从国外进口树莓1.5万t,且自1993年以来逐年增加。日本的小浆果果酱、果冻等浆果加工产品较多,但国内生产量不足,国际市场缺口巨大。黑龙江省具有极为丰富的浆果资源,是我国小浆果的主产区之一,但受地形环境条件等的制约,分布较为零散,不利于大面积机械采收,人工采收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部分地区实际采收量不足野生储量的4%,造成了野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之无序过度地消耗野生资源,使得野生浆果资源遭到破坏,恢复周期较长。故此以蓝莓、蓝靛果、黑加仑、树莓、山葡萄等为代表的人工种植浆果产业,正逐步成为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本次课题组共引进适合高寒林区栽培浆果品种29个,为至今为止第一次在高寒林区大范围引进抗寒浆果品种。2、第一次通过形态学观测结合电导率法对所引进的29个抗寒浆果品种在高寒地区引种后的形态遗传变异性状进行测定。 3、第一次对多个寒地浆果品种物候期表现及抗寒性测定。通过3年的引种试验,至目前,项目以先后引进蓝莓8个品种,黑穗醋栗3个品种,灯笼果1个品种,中华钙果3个品种,抗寒枸杞7个品种,树莓3个品种,狗枣猕猴桃1个品种,蓝靛果3个品种,共计29个寒地浆果品种。上述品种引进后,在小兴安岭友好林局万亩蓝莓园内建立试验样地,样地设计分为独栋连体大棚一栋,塑料大棚12栋和陆地栽培试验样地1处,总面积88亩。本次引种试验所引进的各品种基本囊括了大部分东北地区现有浆果资源及品种。通过3年中对各品种物候期、生长性状、抗寒性、繁殖方式、表型遗传变异参数、有效成份等测定。基本确定了适合小兴安岭高寒地区推广栽培的浆果品种。这也为我省及东北地区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伊春地处小兴安岭末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合开展浆果类果树栽培和食用产品的开发。本项目的开展,有利于解决高寒地区浆果产业的瓶颈问题,为东北高寒地区浆果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产生巨大经济价值。(1)经济效益。受苗木生长结实等自然规律的限制,项目执行期内建立80亩的蓝靛果、蓝莓、猕猴桃、黑穗醋栗等小浆果的标准化栽培示范园,进入达产期后,年收益可达到60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在品种、技术、现代化设施以及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等各方面的示范引领,引导整个伊春林区在3~5年内形成小浆果产业带,进而促进伊春林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本项目是优良小浆果种植和先进农业种植管理技术的示范窗口,通过项目实施,将促进周边地区小浆果产业发展和小浆果产品质量的改善,提高优质小浆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将引导林农户在选择优良小浆果品种的基础上,科学种植小浆果,从根本上促进林场所职工转岗就业和增收致富。项目实施将促进北美和俄罗斯的优良小浆果品种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林业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过程将努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数量,在严格控制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将提高伊春林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目的,对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