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小兴安岭钻天柳生态护岸林重建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636419970
  • 单位名称或姓名:范冬茹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成果来源于伊春市地方计划,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钻天柳又名红毛柳,杨柳科,钻天柳属,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和蒙古,全世界仅一属一种,属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它是一种优良的速生护岸树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钻天柳喜生长在河流两岸排水良好的砂砾,碎石壤上,沿河流生长成纯林或者与其他的柳树及大青杨、香杨、春榆混生。其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树形优美,即是用材林,也可做绿化树种,又是最佳的护岸树种,其木材较软,有多种用途,钻天柳是深根性树种,主根特别发达,极具吸水性,有很强的固沙、固土能力,可发挥十分显著的效果,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流两岸造林成活率高,速生丰产。钻天柳做为小兴安岭珍稀濒危阔叶树种,即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有潜在的生态效益,有着极大的发展前途。几十年前钻天柳在小兴安岭地区分布广泛,以河流两岸分布为主,树高林茂,林冠可高达20米以上,因遭长期破坏性砍伐,残存植株日益减少。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灭绝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其中多数外貌和结构已简单化,仅为残留次生林。加上自身天然更新能力极弱,使天然钻天柳这一树种在这几个地区资源濒临灭绝,为此国家将此树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由于天然钻天柳的破坏,固岸护岸功能亦大为降低,河岸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发生性状变化,大大降低了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即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及护岸保田等的能力,所以大力发展钻天柳生态护岸林既是对珍贵濒危树种的保护,又是起到了生态护岸的功效。小兴安岭林区经过六十多年开发建设,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过量采伐,导致可采林木资源枯竭,林分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及其多样性特征严重衰退,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风灾、水灾、干旱增多,水土流失、病虫害程度加重。从频繁暴发的山洪灾害看,小兴安岭森林对水土的涵养能力非常弱,即使现在开始停止采伐,林木的生长和恢复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暴雨的中心区域,平均降水高于全省水平,加之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严重下降,天上降雨地下流,雨水得不到渗透,几乎全部形成径流,诱发山洪。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发展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小兴安岭森林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严重下降、退化,春季河流断流、秋季发生洪涝灾害的年份越来越多。调查认为,黑龙江、吉林两省连年发生严重旱情和水灾,乃至整个东北生态环境恶化,都与小兴安岭森林资源质量下降有直接关系,与护岸林的大面积的消失有密切关系。从总体上看,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处于相对脆弱状态,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雨过之后,小兴安岭主要河流水位暴涨暴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均已严重降低,嫩江地区几次大洪水就是例证。小兴安岭生态护岸林恢复与重建技术,首次通过建群种钻天柳人工更新斑块设计,最大限度加快建群种钻天柳的复位和生长速度,通过不同设计,筛选出合理的布局,形成符合生态护岸林的合理结构,提出适宜小兴安岭的钻天柳生态护岸林经营模式,恢复河岸带生态系统,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该项研究技术成熟,可推广应用在滨湖、河滩低洼地带和河流、沟渠两旁以及轻盐碱地营造速生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堤岸防护林、护路林以及四旁植树等。特别是适宜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和“石化”的土石山区。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目前我国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8%;年均水土流失量45亿吨,占世界水土流失量的20%,损失耕地达100万亩,水库泥沙淤积16.24亿立方米。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还可能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人为加强对水土流失的预防控制和已有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生态退耕,营造防护林,增施有机肥,调整种植结构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种植抗旱保水的植被钻天柳等,利用其强大的根系锁住水分,利用鱼鳞坑积水,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达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地表结构的目的,减少水土流失。钻天柳Chosenia arbutifolia(Pall.) 又名红毛柳,杨柳科,钻天柳属,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和蒙古,全世界仅一属一种,属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它是一种优良的速生护岸树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钻天柳喜生长在河流两岸排水良好的砂砾,碎石壤上,沿河流生长成纯林或者与其他的柳树及大青杨、香杨、春榆混生。其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树形优美,即是用材林,也可做绿化树种,又是最佳的护岸树种,其木材较软,有多种用途,是菜墩、菜板的优质原料,钻天柳是深根性树种,主根特别发达,极具吸水性,有很强的固沙、固土能力,可发挥十分显著的效果,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流两岸造林成活率高,速生丰产。几十年前钻天柳在小兴安岭地区分布广泛,以河流两岸分布为主,树高林茂,林冠可高达20米以上,因遭长期破坏性砍伐,残存植株日益减少。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灭绝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其中多数外貌和结构已简单化,仅为残留次生林。加上自身天然更新能力极弱,使天然钻天柳这一树种在这几个地区资源濒临灭绝,为此国家将此树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钻天柳濒危系数为0.75,保护现状系数为0.67,保护缓急程度值0.63,即钻天柳野生种群的生存已经收到严重威胁,亟待加强保护。钻天柳做为小兴安岭珍稀濒危阔叶树种,即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有潜在的生态效益,有着极大的发展前途。根据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5.55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4%,其中水蚀面积164.88万km2,风蚀面积190.67万km2,二者内含水蚀、风蚀交错区面积25.57万km2。单因水土流失一项造成的直接经济硕士就达643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244亿元,总经济损失1887亿元。据研究,林地土地只有一厘米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比无林地1公顷多蓄水2104kg。由于天然钻天柳生态护岸林的破坏,固岸护岸功能亦大为降低,河岸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发生性状变化,大大降低了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即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及护岸保田等的能力,所以大力发展钻天柳生态护岸林既是对珍贵濒危树种的保护,又是起到了生态护岸的功效,其能带来的巨大的生态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本成果已经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和小兴安岭伊美区河岸带进行了推广示范,效果较好。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