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小兴安岭野生榛子林改培经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245869970
  • 单位名称或姓名:范冬茹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开展榛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生戊学特性的研究、栽培学特性的研究(生长发育特性、繁殖特性、结果性状等)(2)改培和高产管理技术的研究(密度调控技术、修剪平茬技术、授粉增产技术、肥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该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各项考核指标。通过野生榛子改培技术研究,基本实现了榛子集约化经营,达到稳产目标,通过改培技术的实施提高了单位面的产值,小兴安岭林区野生榛子资源丰富,分布极为广泛,集中分布面90万亩以上,具有显著的资源稀缺性和地理分布的特殊性,是森林食品的代表性品种,具有无污染、营养丰富和保健作用强等特点,而且经济价值高,是三大坚果之一,市场潜力大,榛子收购价格由2000年的4元/kg上升到目前24元/kg。一直以来,人们对野生资源进行自发性采集,没有进行科学管理和充分的利用,结果的大小年现象较为突出,一般3年以上结一次果,而且结果年产量低,丰产期不足100kg/hm2,由于野生状态虫果率高,一般虫果率在20%以上,再加上掠夺性采集,掠青现象极为严重,果实成熟度不足七成,严重降低产品的商品性能,因此迫切需要对野生资源进行野生资源改培和高效经营培育。本项目针对榛子资源开展改培技术研究。(1)技术特点:应用园艺技术为主、林学技术为辅开展本项目研究,对改培林分进行集约化经营技术研究。(2)创新点:形成完善的野生榛子林改培经营技术规范。该技术较为成熟。伊春林区具有高寒林区天然物产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本项目开展的研究充分依据物种原生环境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栽培学特性,利用园艺和林学理论,开展全方位改培技术研究,在当地推广应用具有技术独特性。经济效益分析:通过野生资源改培技术管理,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显著提升,平均年产量750kg/hm2以上,项目研究完成后,通过示范推广面积达30000 hm2以上,可以形成4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社会效益分析: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主伐,林区工人转岗近万人,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对于榛子野生资源,职工群众缺乏改培技术和高效示范引导,没有改培积极性,造成了资源浪费,我们通过改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高效经营培育模式,人均管护面积10hm2,在伊春地区推广面积可达30000 hm2,能够安置5000林区转岗富余人员就业,同时,由于利用野生资源改培建立集约经营基地,不占用耕地,节约耕地资源,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生态效益:本项目是利用榛子野生资源进行改培,是利用天然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将生态效益变为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野生榛子林的改造培育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营养循环和群落进化具有显著作用,生态功能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在技术研究路线上采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路线,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