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大豆胞囊线虫病害是极难防治的植物病害,世界上可用的几种高毒高残留杀线剂陆续被禁用和限制使用,因此寻找环境友好型的杀线剂成为目前国际的研究热点,而来源于微生物源的生物杀线剂研究创制成为首选。本研究以线虫病害及生物控制研究为核心,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保存大量生防菌株资源,构建高效杀线虫筛选体系,
(1)构建高通量杀线虫活性菌株筛选体系分离菌株研究
利用自主研发的土壤线虫分离装置和胞囊线虫孵化装置,大量从土壤中分离靶标线虫进行培养,利用96孔细胞培养板结合贝氏小皿进行高通量筛选活性菌株,获得线虫生防菌资源500余株:其中真菌100株,放线菌400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ZL201420503345.4、ZL201420531409.1)。
(2)利用抑制性土壤真菌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
利用稀释分离法,从抑制性土壤中分离获得真菌菌株,研究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获得5个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和二龄幼虫(J2)具有抑制活性,其中Dq012发酵液处理后,大豆胞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84%。Dq012发酵液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7.69%。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能够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繁殖,其中菌株Dq059的抑制作用最强,Dq012次之,Dq030的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分别为83.05%、80.58%和41.52%。
(3)土壤放线菌活性菌株的分离、鉴定与防效研究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大量放线菌菌株,利用菌悬液和代谢物研究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毒性作用以及代谢物对胞囊孵化的抑制性,获得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好效果。
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中,已将放线菌杀线虫生物农药转化成中试产品,建立了我省西部和东部区域的生物农药中试成果转化基地,为科研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结合奠定坚实基础,为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