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大豆根腐病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4-835106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晓贺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植株在根部及茎基部发生腐烂症状病害的统称。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主要以多种镰孢菌(Fusarium)、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多种腐霉菌(Pythi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alni)为主要致病菌。其中以大豆镰孢菌根腐病和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重。自1917年美国发现大豆根腐病以来,在中国、日本、老挝、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保加利亚、埃及、独联体等国家均有报道。在我国,主要以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危害严重。据报道,在黑龙江垦区,该病发病率达75%~90%,减产10%~20%。据Hartman等记载,该病可造成高达64%的减产。严重田发病率可达100%,濒于绝产。不同地区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有所不同,我国黄淮地区主要以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为主。李宝英等报道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及中西部地区主要致病菌为尖孢镰孢(F. oxysporum)。辛惠普等研究表明,尖孢镰孢芬芳变种(F. oxysporum var. rendolens)为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根腐病分布及危害程度,明确该地区大豆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种类,本研究对该地区进行了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调查,并对采集的病害样本进行真菌的分离及鉴定。对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进行抗病分析,同时进行了高垄栽培、施用高效缓释甲霜灵颗粒剂、长效缓释尿素及液体地膜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形成大豆根腐病可持续防控技术,并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进行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2、对采集大豆根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3、对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进行根腐病的抗性分析。 4、进行了高垄栽培、施用高效缓释甲霜灵颗粒剂、长效缓释尿素及液体地膜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形成可持续防控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