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课题来源:国家863计划项目"大豆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2001AA241063)"。
2、课题背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食用油和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黑龙江省是找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油用大豆与食用大豆生产与供给基地,面积占全国的35-45%,总产占全国40-48%,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左右,因此,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存在以下问题:(1)品种油分含量低。大豆85%以上用干油脂加工,油分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加工效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重为19~20%,较国外大豆低1.0~1.5个百分点,提高含油量对企业加工和提高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品种单产低。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大豆平均单产一直呈现较平稳的向上发展趋势。2000年平均亩产144.7kg,2005年平均亩产162.7kg,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0~2009年9年平均亩产157.3kg。中国大豆平均亩产120kg左右。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130kg左右,较世界平均亩产低30~40kg,牧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大豆主产国低50~60kg品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的综合性状不佳,亟待育种改良.(3)品种抗病性差。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使产量降低10~31%,严重地块甚至达50%,同时也降低大豆商品价值.大豆疫霉根腐病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地块甚至绝产,是一种毁火性病害。大豆病毒病(黑龙江省优势株系为SMV1)可减产10~15%,且籽粒斑驳降低商品等级。以上三种病害是黑龙江省障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病害,亟待解决。(4)品种话应性差。品种适应性取决于品种的稳产性和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控制,受多个性状影响。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多数是推而不广,适应性急需改良。针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应用品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我们确定了选育高油、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育种目标。
二合农71品种简介
品种来源:以swsi-1 (swsi×rocki)F2为材料,经60CO-r射线辐射处理后采用系谱法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为126天,比对照品种九农21、吉育86早熟2天。株型收敛,无限结荚习性。圆叶,紫花,棕色茸毛。株高84.2cm,主茎18.4节,有效分枝2.8个,底荚高度12.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66.4个,单株粒数154.7 粒,单株粒重23.4克,百粒重15.2克。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两年品质分析,平均粗脂肪含量21.00%,粗蛋白含量38.74%。两年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3号株系。病土盆栽鉴定,感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1 点次试验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215.5公斤,比平均值对照、吉育86平均增产9.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8.0公斤,比对照吉育86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1、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2、采用垄作种植方式,垄距60-65cm。3、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 1.3-1.4万株,中等肥力地块 1.4-1.5万株,低肥力地块 1.5-1.6万株。4、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公斤或磷酸二铵10公斤作基肥,初花期亩追施1.5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注意病虫害情况:在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与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重发区慎用。建议在大豆结荚鼓粒期防治食心虫1-2次。
适应区域:该品种适宜北方春大豆中熟区种植,即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地区;辽宁省东部山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