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生产性能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4-8355110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成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项目来源:杂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项目根据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域气候及生产力水平,针对不同各生态区红小豆品种特征特性,以黑龙江省6个主栽红小豆品种宝清红、农安红、珍珠红、天津红、大红袍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叶面积指数、百粒重、产量等生产性状及蛋白质、淀粉相对含量、出沙率、抗氧化酶活性等加工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明确各红小豆品种适应区域,研究、集成红小豆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黑龙江省不同适应区进行示范、推广,充分挖掘品种增产潜力,保障品种品质,实现小豆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黑龙江省红小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1. 通过对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田间农艺生产性状及产量性状等主要数量性状及质量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不同生态区各红小豆品种田间生产性状,了解各生态区红小豆田间生产性能,为红小豆品种改良与选育提供技术参考。。
2. 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各红小豆品种营养成分分析,了解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质特性;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活性物质研究,明确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所含活性物质对加工品质及其功能作用的影响。
3. 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处理,明确适用于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最佳红小豆种植密度和施肥组合,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④创见与创新;
1. 首次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生产性能及加工品质特性。
2. 提出红小豆在合理密度及肥料条件下高产栽培措施。此外本研究在多学科运用方面,综合运用栽培学、植物生理生化学、植物学等内容,学科交叉性较强。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2016-2018年项目"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生产性能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推广中心及合作社累计推广示范面积581500亩,总获经济效益1920.2万元。
红小豆生产的特点是生育期短、耐干旱瘠薄,既可大面积种植,又可与大宗作物间作套种。积极发展红小豆等杂粮作物,可打破生育期、积温、水量对大宗作物生产的限制,有利于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光、热、水等气候自然资源,发挥优势。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地区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杂粮的生长。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黑龙江地区红小豆的生产与分布、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等生产基本问题以及种植的成本及收益、加工和市场竞争力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