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玉米不同器官氮素吸收特征及增产效果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48351080
- 单位名称或姓名:朱宝国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主要承担黑龙江省科技厅"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而"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玉米不同器官氮素吸收特征及增产效果"是其中子课题之一,具体开展"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及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运转变化研究"," 玉米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素吸收积累动态研究"," 玉米不同器官氮肥吸收利用率研究"4个方面研究与示范工作,研究的作物主要玉米。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黑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近几年来黑龙江玉米面积越来越大,总产达800-1200万吨,单产仅在4000-5000公斤/公顷,玉米产量占我省粮豆产量的40%以上,玉米商品率在70%以上,每年大约有300万吨以上销往省外和国外,因此玉米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玉米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制约黑龙江省玉米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单产低,而科学施肥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
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元素中,氮尤为重要,是限制生长和产量的首要因素。然而为了提高单产,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不科学的施肥,造成肥料浪费严重,目前中国氮肥利用率仅为28%-41%,而其余部分由于氨的挥发、淋失、硝化与反硝化作用造成氮肥损失,使投入生产成本过高,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玉米是高需氮作物,特别是生育后期对氮素需求大,而玉米施肥没有合理方法,农民习惯玉米追肥一次,且追肥以表施为主,这就容易造成玉米氮肥施用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后期玉米容易出现脱肥现象,造成减产。如果明确玉米不同时期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及积累特性,其结果将对玉米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会提高玉米单产水平,黑龙江省玉米总产将会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农民收入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1)不同追氮方式提高了供试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至成熟期分别提高11.9%~20.7%和9.1%~17.7%,且氮肥深追比氮肥浅追提高2.3%~7.9%;显著提高了寒地玉米叶面积指数,拔节至蜡熟期较CK和PK分别提高10.7%~44.4%和6.9%~34.0%;吐丝到吐丝后40d,显著提高不同部位叶片SPAD值,以氮肥深追二次最高。
(2)不同追氮方式提高了供试玉米穗长、穗粗、轴粗和穗位高,显著降低了秃尖长度;提高了供试玉米产量,较CK和PK分别提高78.0%~99.7%和54.4%~73.2% ,且氮肥深追较氮肥浅追提高8.76%~12.2%。
(3)不同追氮方式提高供试玉米单产收入、纯收益,提高产投比,其中氮肥深追二次、氮肥深追一次产量收入比氮肥浅追一次每1hm2分别多2062.1元、574.7元,纯收益分别多1762.1元、274.7元。
(4)采用 15N 标记技术在寒地玉米上研究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处理提高了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含量,显著提高了氮素积累量。氮肥深追与浅追相比,显著提高了不同器官 15N 积累量,提高籽粒中 15N 的分配率。氮肥深追好于氮肥浅追,且以氮肥二次深追植株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量最高。
(5)在氮肥总量不变条件下,寒地玉米对 15N 标记氮肥的残留率为14.57 %~13.66 %,氮肥损失率为27.62 %~16.62 %(P<0.05),随着氮肥深追次数增加而降低。氮肥利用率提高14.08 %~26.00 %(P<0.05),氮肥贡献率提高0.64 %~3.57 %,随着氮肥的追施次数增加而增加。
(6)玉米关键时期追施氮肥改善了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36.24 %~50.72 %(P<0.05),氮肥深追与浅追相比,产量提高6.35 %~10.63 %(P<0.05),氮肥二次深追是比较好的施肥方法。
四、创见与创新
本研究创新点是在寒地玉米上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明确不同时期追肥后玉米各器官氮素吸收及利用率变化情况,及土壤中氮素转化情况及残留情况,对于指导玉米科学施肥将提供理论依据。
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国家粮食的重要储备基地,近几年来,受国际形势的影响,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不断扩大,虽总产提高,但由于生产水平及肥料施用不合理,玉米单产并不高。本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氮素由于表施所造成的氮素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保护环境,提高玉米产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黑龙江省是现代化农业大省,机械化程度很高,以往农民受机械化水平低限制,多次追肥费时费力,导致农民不愿多次追肥,现在除少数地方地区外机械化水完全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完全可行。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