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寒地李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3-6402277
  • 单位名称或姓名:于文全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本项目属于农业应用研究领域。 抗寒李育种目标是选育在本地能够安全越冬、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力强、果实品质好、耐贮、果大、不同成熟期的早、中、晚熟李品种。 育种的途径是采用种内杂交育种,实生育种,种间杂交育种等方法选育李新品种。首先通过对收集的抗寒李种质资源进行研究,选择含有育种目标的资源做母本,采集可改良寒地主要性状的李花粉做父本进行杂交,或在符合育种要求的自然杂交下采集实生种子,创制出新的李种质资源。从中选择出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李品种。 牡育82-2-335李新品种于1982年以巴彦大红袍为母本,七月红李为父本杂交获得优良后代。 牡育82-2-335李品种果实椭圆形,果实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58g,纵横径4.8×4.1cm,果实底色绿黄,彩色鲜红,果实有果粉,多,缝合线明显、缝合线平,果点密、大、黄,果顶圆突,果梗中粗,平均长1.3cm,粗0.15cm,果洼狭,无皱折;离核,核小,倒卵形,核面较粗糙,平均鲜核重1.25g,果皮中厚,果肉橙黄,果汁中,肉质松软,果实风味酸甜,品质上,2016年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4.58%,可溶性糖11.84%,可滴定酸5.82%,抗坏血酸0.1mg/100g。 花芽萌动期4月上中旬,叶芽萌动期4月下旬。开花期5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9月上旬,落叶期10月初,果实生育期110天左右,果实采收期较对照龙园秋李晚1周。 牡育82-2-335李抗寒力与对照龙园秋李相近,在特殊寒冷地区略次于对照。抗病性较强,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褐腐病个别年份田间可观察到,无流胶病。 黑龙江省是果树的适栽区,虽不是果品生产大省却是具有寒地特色与优势的果品生产地,昼热夜凉利于果品养分积累,气候干燥不易发生病虫害,与省外果品错季上市。近些年,地产果远销省外及俄罗斯,深受国内外人士青睐。目前,黑龙江省的果树生产已成为七省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支柱产业,果品是我省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李树是黑龙江省面积、产量居第二位的树种。当地李优良品种营养丰富、口感好、无农药残留。六年生李树如果株产量控制在30kg,公顷栽植株数1000株,产量3万kg,每kg果果园最低批发价3.6元,公顷收入10.8万元,扣出10%成本,纯收入9.72万元。单位面积效益是大田作物的四倍,种果树是我省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