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碳源、氮源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营养需求,是制定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参数。为此,我们对黑木耳菌丝生产的碳、氮营养需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生产的最佳碳源是果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80:1-90:1,直接调节黑木耳栽培袋配方碳氮比,确定木屑88%、麸皮10%、石膏1%、石灰1%为黑木耳(牡耳1号)生产最佳栽培袋配方。一、课题研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国际上被誉为“植物蛋白的顶峰”、“无公害的绿色蔬菜”、“自然食品”等。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而且含有生理活性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食品由动物蛋白逐渐扩大到植物蛋白、菌物蛋白,食用菌的栽培和生产日益受到重视,发展越来越快。由于食用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适于在我国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为中国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研究栽培食用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成果取得社会效益
黑木耳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黑龙江省又是我国黑木耳的主产区,产量居全国首位。黑木耳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碳源、氮源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营养需求,是制定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参数。我们研究了五种碳源、四种氮源和不同碳氮比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中选出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和碳氮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黑木耳的营养生理奠定基础,同时为生产上选择优良的母种培养基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能够使黑木耳产业从母种源头做起,推进我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同时通过栽培试验确定了黑木耳栽培料最佳配方,为黑木耳工厂化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了解黑木耳生产的最佳母种培养基与最佳栽培配方,会使我省黑木耳产业进一步迅速发展。也为今后进行碳氮源对菌丝分泌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愈创木酚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研究打下前期基础。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