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高纬半干旱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2726311
  • 单位名称或姓名:曲忠诚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本项目来源:2017年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农业公关项目 2、应用领域:应用于农业技术领域 3、技术内容:研究不同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的养分释放规律以期为半干旱地区生产中秸秆还田的应用及与化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达到调整化肥施用时期并减小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地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蓄水保墒减蒸,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化肥利用率等目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性能指标:高纬半干旱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养分释放特征是解析土壤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养分释放的规律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半干旱地区玉米保墒、增产的种植方式,为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实践参考。 (1)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气能力,更好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本试验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与常规栽培相比降低了3%,而秸秆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处理土壤容重较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06%和7.46%。 (2)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焚烧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13.2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故秸秆还田对土壤吸湿水起含量有提高作用。 (3)翻埋还田方式产量最高,说明秸翻还田方式更有利于秸秆的腐解和秸秆中营养的释放,为微生物提供了C源,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增加微生物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产量。 5、创新点:研究秸秆还田对保持水土、减少旱情、提高农作物产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蓄水能力以及进一步阐明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并为改良土壤、提高生产力以及在齐齐哈尔地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6、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研究高纬半干旱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养分释放特征适宜在齐齐哈尔地区推广,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为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实践参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