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成果来源于黑龙江省科技厅下达的黑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专项,项目名称"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及平台建设"。为充分发挥领军人曹靖生研究员作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指导成员的带头作用,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玉米产业技术项目,为团队人员深造和申请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团队在高逆境胁迫条件下,利用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技术、热带亚热带资源导入技术,以及先进的玉米早代种子无损检测技术、逆境条件下选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技术,改良和创新一批抗逆、优质、耐密玉米种质资源。采用穿梭育种策略,黑龙江省不同生态联合鉴定并结合海南育种加代,加速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早熟耐密资源与高产的统一,创造适宜黑龙江省早熟生态类型的优良耐密种质是选育玉米优良耐密品种的关键。经过团队成员的努力,选育了玉米新品种嫩单17。
嫩单17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08℃左右。株高281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成株可见15片叶。果穗筒型,穗轴粉色,穗长22.3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3克。容重784克/升,粗淀粉73.75%,粗蛋白9.12%,粗脂肪3.79%。接种鉴定,大斑病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7.8%。
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24.8公斤,较对照品种兴垦3增产14.2 %;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656.7公斤,较对照品种兴垦3增产13.9%。。
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玉2014014,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目前,玉米已成为一种具有极高工业价值的工业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玉米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粮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玉米新品种嫩单17的选育和推广,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玉米种植的经济收入。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