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嫩绿3号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4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2726311
  • 单位名称或姓名:曲忠诚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杂粮育种研究室,于2009年冬在海南基地利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自有弱毛性绿豆品系“012-96”为母本,中国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直立型绿豆品系“品绿 21559-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杂种材料。2010年5月入选种圃,按照株型直立、外观品质好、抗病、高产、弱毛性育种目标,通过本地及海南加代进行选育,F1、F2代进行混合选择,F3、F4代进行系统选择,2012年F5代决选,代号为122-225。2020年9月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绿豆2020007,品种名称:嫩绿3号。 二、试验产量结果 2016~2017年参加国家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绿豆联合鉴定区域试验;2016年北方春播区(白城、长春、沈阳、齐齐哈尔、哈尔滨、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榆林、乌鲁木齐)10个试点,122-225平均产量87.92kg/亩,比对照中绿5号增产5.95%。10个试点中有6个试点增产,试点增产率为60%;2017年北方春播区(白城、长春、沈阳、齐齐哈尔、哈尔滨、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榆林、乌鲁木齐)10个试点,122-225平均产量104.52kg/亩,比对照中绿5号增产6.62%,10个试点中有7个试点增产,试点增产率为70%;两年平均产量为96.22kg/亩,增产6.29%,增产试点率65%;2018年参加国家食用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绿豆联合鉴定生产试验,与对照品种中绿5号相比,122-225在5个试点中的4个试点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9.16%-68.1%,平均增产为37.84%,在哈尔滨试点减产9.38%。122-225试点产量在75.38-149.50kg/亩之间,平均产量为97.16kg/亩,试点增产率为80%。 三、生物学特性 毛绿豆品种。春播区生育期 78~107d左右,无限结荚习性,株型直立,抗倒伏,幼茎绿色,株高约72cm,主茎分枝 2~3个。叶卵圆形,花黄色。单株结荚27个左右,荚长约11.8cm,荚型为羊角型,成熟荚黑色,单荚粒数10~12粒,籽粒长圆柱形,种皮绿色有毛,百粒重6.3g左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粗蛋白26.31%,粗脂肪1.2%,粗淀粉36.1%,直链淀粉占淀粉总含量 20.1%。不易炸荚,适于机械收获。适应性强、耐旱、抗根腐病、白粉病和叶斑病。 四、栽培要点 选择平岗地土壤透水性良好地块为宜,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黑龙江省5月20~30日播种,播种量1.25kg/亩。在三叶期适当间苗,保苗1.00~1.20万株/亩。中耕除草3次,在分枝期至开花前期,机械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水溶液,第三次中耕进行机械追肥。喷施吡虫啉、阿维哒螨灵、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蚜虫、红蜘蛛、绿豆象、双斑萤叶甲等。在80%以上的豆荚成熟时,趁早晨露水下去之前,使用豆类割晒机将植株割倒,田间晾晒5~7天;待豆秧完全干透后,使用联合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 五、适应区域 适宜在北方春播区的吉林白城、吉林长春、辽宁沈阳、黑龙江齐齐哈尔、黑龙江哈尔滨、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榆林等适宜区域种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