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选育过程
1996以品系“8207-8”为母本,以“年丰3号”为父本采用温汤杀雄及人工杂交技术获杂种F1代,杂交后代按照抗病虫、抗倒、高产育种目标进行选育,1996年从选种圃决选,拟定代号为962-083。1997~2012年进行所内产量鉴定试验;2013~2014年进行全省内区域试验,2015年进行省内生产试验。
2品种特征特性
2.1植物学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2400℃。该品种叶片绿色,幼苗绿色,茎秆绿色,平均株高165cm,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该品种穗长48cm,属侧穗型,单粒结实,花序为绿色。籽粒颖壳为浅黄色,千粒重6.8g,米黄色,糯性,出米率75%,口紧不落粒。
2.2品质及抗性
该品种含粗蛋白14.18~14.46%,粗脂肪4.68~5.00%,支链淀粉100%。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病害调查,植株上未见黑穗病等其它病害症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抗旱性及抗落粒性,加工出的黄米属优质米类型,米饭不回生、香气足、有筋性、适口性好、易蒸煮。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