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项目来源与背景:2014年-2017年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解决高纬度地区半干旱区春季气温波动不稳定播期延后;春旱严重,保全苗困难;深浅不一致,株距疏密不一致,二三类苗比例大,产量难提高的问题。通过垄上精播及相关技术研究,达到有效降低作业成本,节约种子,节约补水量,实现玉米节本、增产、增收目的。对完善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实现纬度半干旱地玉米节本、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1适应气候变化的早播促进玉米生长
通过不同播期的玉米进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计的这5个播种日期处理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不同,其中播期最早的4月24日播期的玉米品种产量均比5月9日播种的玉米产量高,各处理随着播期的延后,玉米产量也随之降低,呈线性变化,说明在本地区适时提前早播,有利于玉米产量产量的提高。
2保墒垄上精播提高种床土壤温度
土层5cm、10cm和15cm的土壤温度表现为保墒垄上精播均高于常规播种,温度提高了0.4-1.2°C。可见,保墒垄上精播具有提高苗期土壤温度的作用。
3垄上精播提高玉米出苗率
出苗率调查结果,垄上精播和保墒垄上精播处理的出苗率与常规播种和保墒播种处理的出苗率显著差异(P<0.05),其中保墒垄上精播的出苗率最高(94.40%),其次为垄上精播(92.62%)和保墒播种(90.14%),常规播种出苗率最低(88.92),保墒垄上精播、垄上精播和保墒播种的出苗率,分别比常规播种提高6.2%、4.2%和1.4%。
4垄上精播提高玉米整齐度
不同播种方式的株高整齐度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即苗期整齐度最低,至成熟期逐渐升高。在整个生育期,保墒垄上精播的株高整齐度最高,其次为垄上精播,常规播种最低。保墒垄上精播株高整齐度分别比常规播种提高37.63%、28.57%、14.63%、10.22%和13.09%。可见,保墒垄上精播处理对苗期和拔节期株高整齐度影响更大。
5垄上精播提高提高玉米产量
保墒垄上精播比常规播种产量提高了14.1%。两种处理的产量极显著差异(P<0.01),垄上精播比常规播种产量提高了11.7%。保墒播种穗重、粒重、穗粗及产量大于处理4常规播种,其中产量提高了4.98%,
6垄上精播提高水分利用率
保墒播种、垄上精播和保墒垄上精播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播种,分别提高了6.2%、12.2%和16.6%。说明垄上精播与保墒播种对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玉米水分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且保墒配合精播效果更加明显。
7垄上精播节本增效
保墒可节约补水成本200元·hm-2,垄上精播可节约种子成本90元·hm-2,二者配合(保墒+垄上精播)共节约成本290元·hm-2。
效益为:保墒垄上精播>垄上精播>保墒播种>常规播种,分别比常规播种增效734.8元·hm-2、1348.6元·hm-2、1803.4元·hm-2。
④.创见与创新
创新出高纬度半干旱区玉米保墒补墒待播适时早播技术;具有保墒抗旱节水、增加种床地温、提高出苗率。
对半干旱地区玉米保墒补墒、适期早播、垄上精量播种等技术进行了优化集成,集成创新了玉米垄上精确播种节本、增产、增收技术模式,增加了积温,提高了地温,保证了出苗率和整齐度。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比常规传统种植节约补水量30m3/hm2以上,降低成本290元/hm2,增产12.1%。三年共应用面积8.7万hm2,增产玉米7779.1万kg,增加利润10890.8万元,节约用种量、节水,节约成本2523万元,共创新增利润13413.8万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节约了坐水量,极大缓解春播农业用水压力,抗御旱害对作物的影响,对保护农业环境和改善空气环境具有很好的生态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