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属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科技创新项目,项目时间2013~2016年。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600 万hm2,2015年突破670万hm2。亚洲玉米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第一大害虫,其危害造成玉米大量减产,品质下降,由此对我省乃至我国玉米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降低损失,但由于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种植制度变迁,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推出和不断更新,耕作栽培方式的机械化提高等,使玉米田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如机械化播种程度提高,使及时适时播种得以实现,一定程度上使生育期更长、产量更高的品种得以利用。而这也相应使玉米螟一年中可获得寄主玉米的时间提前,玉米作为寄主的可利用时间延长。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暖化的影响,玉米螟发生期提前,平均气温升高,使玉米螟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适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时间增加,世代数发生变化,世代发生期与玉米生育期的同步性也发生变化。这些都对玉米螟的发生危害规律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的控害效果。本项目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新的耕作制度背景下,制定合理的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策略,选用对亚洲玉米螟寄生效果好,防治效果高的玉米螟赤眼蜂作为高效蜂种,为提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等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1.玉米螟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较高专一寄生性
赤眼蜂寄主范围一般较广,且种间及种内在寄生能力等特性上可有较大变异。一种寄主往往可被多种蜂寄生,对于防治一种目标害虫来说选择最适宜的蜂种或品系往往是防治效果优劣的关键。而玉米螟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具有较高的专一性,所以田间释放玉米螟能更有效的防治玉米螟,减少赤眼蜂种群数量流失。
2. 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时期
适当的放蜂时期是取得防治效果的关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时期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本试验采用提前放蜂的方法防治玉米螟,能保证赤眼蜂适应玉米螟的自然发生规律,确保蜂卵相遇。
3. 麦蛾卵繁育玉米螟赤眼蜂,技术先进
使用"小卵繁蜂"即使用麦蛾卵繁育赤眼蜂的技术,是齐齐哈尔分院的技术引智项目,该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蜂卡品质好的特点。生产的蜂卡更具有防治效果好,耐存贮,便利运输,使用方法简单,能更加有利于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连年放蜂,防治效果好
连续放蜂能保证田间的赤眼蜂种群数量保证在较高水平,越冬后的赤眼蜂能在次年继续发挥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所以连年使用赤眼蜂防治效果更好。
四、创见与创新
1、针对科学上的前沿领域和生产上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系统级作物-害虫-天敌空间格局消长动态是科学上的热点问题,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工释放天敌防治害虫的效果,以此为依据制定新的合理的放蜂策略,解决生产上的重大科学问题。
2、玉米螟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较高专一寄生性,使用玉米螟赤眼蜂作为天敌能更有效的防治玉米螟,减少赤眼蜂种群数量流失。
3、使用麦蛾卵制成蜂卡,具有防治效果好,耐存贮,便利运输,使用方法简单的特点。
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一)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有效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危害,使农业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符合国家"双减"的农业发展方向,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更符合农业部"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2014~2016年来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在龙江县、富裕县、甘南县、依安、梅里斯区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玉米螟的危害,挽回了大量粮食损失,为农民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该技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三年累计推广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205万亩,共挽回粮食10520.1万公斤,农民累计增加收入12463.3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三)存在问题
1.提高预测预报准确定
生物防治技术建立在准确的预测预报基础上,科研部门要与各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合作,使先进、实用、高效、环保的生防技术加强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2.加强政府重视度
生物防治技术见效缓慢,因此农民对生物防治接受力比较弱,除了要加强培训、示范、推广工作,还需要依靠政府的强有力领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推广效果。
3.对生物防治技术提供资金支持
生物防治技术对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政府把生物灭虫列入政府补贴范围,政府加大绿色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能有效解决生物防治技术在推广应用中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