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长柄扁桃优良种源引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为2015年黑龙江省林业厅下达的省级财政林业科研专项,项目计划执行期为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实际完成期为2020年12月。
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长柄扁桃抗逆性和适应性极强,是原产地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势树种。在黑龙江省西部开展长柄扁桃引种驯化研究,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黑龙江省三北五期工程速生经济林造林树种,对促进工程建设区林业经济和木本粮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a 苗木培育及其适应性
各种种子处理方式中,以40℃温水浸种→混湿沙冷窖储藏处理(JC)→室温催芽,处理成苗率最高处理成苗率最高,达72.5%。
长柄扁桃在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部分市县播种育苗,多年在未防寒的情况下均未发生冻害,表明长柄扁桃苗木耐寒性极佳。
b 不同土壤条件及造林措施对树木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在风沙土、沙壤土、肥沃沙壤土和盐碱土四种土壤类型中,陕西省神木县种源长柄扁桃树高和地径生长由高到低依次为肥沃沙壤土>沙壤土>风沙土>盐碱土,风沙土和盐碱土栽植的长柄扁桃树高较其他两种土壤类型显著偏低,盐碱土栽植的长柄扁桃地径较肥沃沙壤土和沙壤土显著偏低,平均地径仅为0.90。沙壤土和肥沃沙壤土两者之间对长柄扁桃的树高、地径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在全面整地和穴状局部整地两种方式中,对长柄扁桃树高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长柄扁桃地径的生长差异显著。两种整地方式相比,全面整地长柄扁桃的引种造林效果更好。
在沙壤土造林和全面整地方式下,陕西神木和内蒙古固阳长柄扁桃造林成活率都在85%以上,最高达89%,说明树种适应性均较好,造林当年生长正常。
c 引种区长柄扁桃树木物候特征
长柄扁桃花期较榆叶梅晚7~10天左右,盛花期在5月上旬末或中旬初,果实7月中旬末或下旬初即已成熟脱落,秋芽在8月末、9月上旬即已形成,因此,遭受早霜危害的几率大大降低。物候观测表明,长柄扁桃由内蒙古和陕西引入黑龙江省西部,使其适生栽培区向北推进了7个纬度左右,扩大了栽培区域,为黑龙江西部乃至东北地区增添了优良的防风固沙、园林绿化和木本油料经济林树种,具有重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d 树木适应性及其病虫害
黑龙江省西部各引种地长柄扁桃树木耐寒力指数都在1.50以下,均属Ⅰ级。长柄扁桃树木耐旱力指数在1.51~2.50之间,均属Ⅱ级。
黑龙江省西部长柄扁桃害虫种类主要有顶芽卷叶蛾、天幕毛虫、李小食心虫等,主要以为害叶部和果实为主。其中,顶芽卷叶蛾和天幕毛虫发生频度较大,但对树体生长发育均未造成明显影响。
e 优良品系初选及种子播种品质
黑龙江省西部引种长柄扁桃刚进入结实盛期,优良单株种子最高产量可达542g、最高产仁量可达195g。最高出仁率可达36%。单株之间种子千粒质量范围为250~578g,差异较大,表明长柄扁桃变异类型较多。
④创见与创新
不同种子处理方式中,以40℃温水浸种→混湿沙冷窖储藏处理→室温催芽,处理成苗率最高处理成苗率最高,达72.5%。
长柄扁桃由内蒙古和陕西引入黑龙江省西部,使其适生栽培区向北推进了7个纬度左右,扩大了栽培区域,为黑龙江西部乃至东北地区增添了优良的防风固沙、园林绿化和木本油料经济林种质资源,具有重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长柄扁桃试验林、示范林以耕代抚间作矮秆豆科作物、花生以及培育、销售苗木累计获得综合经济效益26万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