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北方鲤体内典型渔药残留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4861626
  • 单位名称或姓名:陈惠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渔用药代动力学和残留研究是确保养殖生产的合理用药和防止其残留超标的重要措施。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用项目(编号分别为:2007HSYZX-ZH-26、201106、2012A1004、2013A1103和2014A09XK03,以及农财专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危害因子风险评估(2015)”)资金支持下,针对我国渔药种类繁杂且养殖品种众多而导致的质量安全监管困难问题,本项目研究开发出了四套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快速、高效、高通量残留检测方法(QuEChERS-LC-MS/MS),研发出10套液质联用检测装置,将该类药物残留检测效率提高到50%以上,在国内率先将农残前处理方法系统地扩展到水产品兽残前处理领域。通过药物残留检测LC及LC-MS/MS方法的研制,在国内首次系统完成了4类9种药物(4种喹诺酮类、2种磺胺类、孔雀石绿、亚甲基蓝以及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在北方鲤中的代谢残留规律研究,获得了鲤养殖全过程及运输环节所涉药物的残留具体数据,解决了合理用药和监管环节缺少科学依据的矛盾,是迄今国内外该领域系统开展药物种类最多、内容最完整的研究;其中孔雀石绿在鲤鱼受精卵内的残留研究结果,为监管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次基础上,基于生理药带动力学参数的获取,国内外首次开展了北方鲤药残评价模型(PBPK)的构建研究,解决了我国渔药种类和养殖品种繁多所造成的缺少合理安全评价工具的问题,提供了适用于质量安全监测的工具,成果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理疗支持和技术支撑。 本项目推广到国内检测机构、科技开发公司、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渔业养殖生产企业等,覆盖较为全面,近三年新增利润近亿元,具有良好的积极效益和社会价值。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