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耐盐碱鱼类的筛选培育及养殖示范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4602259
  • 单位名称或姓名:金星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任务来源: 针对适于盐碱水渔业增养殖种质匮乏、相关养殖技术落后的现状,2007年起在我国三北地区高盐碱水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从中筛选到适于在高碳酸盐、氯化钠水质中生存,品质优良种质瓦氏雅罗鱼、鲫鱼(2N),高体雅罗鱼、滩头雅罗鱼。2012年"耐盐碱鱼类的筛选培育及养殖示范研究(编号:GC12B307)"列入了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执行期为2012年至2015年。经费4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将分子遗传分析技术、生产性状遗传(含表达谱)分析技术和盐碱水域环境因子分析技术应用到耐盐碱鲫、雅罗鱼良种选育研究中,利用生产性状丰富的鲫、雅罗鱼(耐高盐、耐高碱、生长快、体高)地理种群,结合传统选育方法培育出生长快、耐盐碱的鱼类新种质。 3.性能指标 (1)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1)申报综合生产性能好的耐盐碱鲫鱼、雅罗鱼杂交种2-3个; 2)建立2倍体鲫鱼、雅罗鱼野生种的育种基础群体,选育出核心群体各2000尾以上; 3)获得耐盐碱鲫鱼、雅罗鱼家系2-3个,生产优质耐盐碱鲫鱼、雅罗鱼苗300万尾; 4)发表论文6篇,出版论著1部,申报专利2项; 5)优质耐盐碱雅罗鱼、鲫鱼苗种推广面积2000-3000亩; 6)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2)实际完成的主要性能指标 1)获得耐碱、生长快的杂交种雅龙鱼、龙研鲫2个; 2)目前拥有选育的亲鱼和后备亲鱼总数为25280尾,其中瓦氏雅罗鱼8640尾(包括碱、淡水2个种群),鲫鱼(2N,达里诺尔)8000尾,高体雅罗鱼4400尾、滩头雅罗鱼4240尾; 3)筛选出了适于盐碱水质增养殖的耐盐碱鱼类种质4个,包括:瓦氏雅罗鱼、滩头雅罗鱼、高体雅罗鱼、鲫鱼(2N),培育出生产性能优异的雅龙鱼、龙研鲫2个杂交种。推广雅罗鱼、鲫鱼、滩头雅罗、雅龙鱼、龙研鲫苗种320万尾,推广面积2600亩; 4)发表论文10篇(SCI收录2篇),著作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 5)培养博士1名、硕士3名。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目前在国内"盐碱池塘养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试验初报"及"盐碱地低盐水黄金鲫鱼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研究分别已有报道,在国外贝加尔雅罗鱼遗传变异和分化和异育银鲫养殖方法研究分别已有报道,但技术方案均与本项目特征点不同。除课题组公开发表的论文外,国内外具有本项目上述特征的耐盐碱雅罗鱼、鲫鱼种质保存、种群遗传多样性、抗逆机理、全人工繁殖、养殖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未见报道。 5.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1)筛选保存了适于我国北方碳酸盐型、氯化钠型盐碱水质增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土著鱼类瓦氏雅罗鱼、滩头雅罗鱼、高体雅罗鱼、鲫;创制了具有形成耐盐碱新品种潜力的优异种质2个。为我国不同盐碱类型水域开展渔业生产活动增加了新的鱼类种质; 2)开发出雅罗鱼分子标记和与鱼类耐盐碱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构建了世界首个雅罗鱼遗传连锁图谱,定位了与耐盐碱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耐盐碱鱼类良种选育、适应性进化及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3)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首次通过渗透压调节技术,促使洄游性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成熟,完成了全人工繁殖。为滩头雅罗鱼这一优异种质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6.作用意义 我国内陆"三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盐碱水资源。由于盐碱水的特殊理化性质,导致这部分水资源不能被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利用,目前多处于荒弃状态。尽管一些地方利用其发展水产养殖业,但在高盐、高碱、高pH 的环境下大多数鱼类的生存受到极大限制,水域生产力极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可见,在盐碱水渔业利用方面发掘、培育适于盐碱水环境生存,生产性能优异的鱼类新种质,引导农民发展盐碱水渔业,对促进盐碱水资源有效、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