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目前国内、外对于区域性涉渔农药、重金属等危害因子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海洋、沿海地区、中国中部及东南沿海、中国其它流域河流(黄河、长江等)及湖泊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开展重金属或农药残留的调查与分析; 2.针对松花江流域开展新兴污染物(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类)的调查与评估;3.早期(1985-2000)开展的针对松花江汞污染的调查与风险评估。也有部分学者开展了针对松花江流域的重金属或农药的调查研究,但其存在调查范围小、调查危害因子种类单一的问题。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而对于东北地区的其它江河如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均未涉及;研究的重金属多为汞,最多不超过10种;研究的农药通常较为单一,没有覆盖区域性常用农药的全部种类。同时,在农药谱库建设方面,各仪器公司已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农药谱库,但价格昂贵,且各地市售农药不断更新,仪器公司不能及时跟进。目前,关于渔业水域特定危害因子检测技术多种多样,部分物质残留检测已有标准方法,水产品中相关的研究报道也较多。然而,这些方法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探讨。例如:1.检测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常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气相色谱对醚菊酯的检测灵敏度偏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皆为保留时间定性,在复杂基质干扰下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酶联免疫方法也存在定性定量不准确的情况等。采用GC-MS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问题,因此采用GC-MS方法的较多,但专门针对水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的GC-MS检测法,国内文献未见报导。2. 国内外对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有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目前动物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残留检测已有标准方法;水产品中相关的研究报道也较多,但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如这些文献报道检测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均为单种组份,现有文献均未报导含同分异构体的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检测情况。文献报导采用乙腈作为样品提取剂,但水产品中均含有一定水分,乙腈与水具有良好的互溶性,当提取液中含水时,浓缩或氮吹均不能有效去除,样液含水对后续衍生化及定量测定造成严重干扰。另外文献报导采用无水硫酸钠脱除水分,但水产品含水量高低不一,试验效果不理想。经查,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各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水产品中这四种成分的方法,并解决提取过程中水分干扰的问题。3.百草枯和敌草快均为碱性的阳离子有机化合物,分析这类化合物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一个困难课题。离子对色谱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分析方法,但该系列方法前处理和仪器检测均需使用大量的离子对试剂,操作繁琐,并且分析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试验室缺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这一方法也仍难以推广。4. 以往对微量元素的检测,大多利用原子吸、原子荧光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样品进行逐项检测,当样品较多时,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结果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开发水产品中多元素的同步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保障能力,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科研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食品中特定危害因子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鱼类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但大量的研究表明,鱼类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及农药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重金属随着食物链的富集放大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且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对鱼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亦有危害。此外,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产品,其体内的金属硫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苷肽氧化酶等均发生变化,蛋白质的结构、性能也发生相应变化,影响水产品的加工性能。目前关于鱼类等水生生物中特定危害因子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水域,包括海洋、沿海地区、中国中部及东南沿海、中国其它流域河流(黄河、长江等)及湖泊;对于东北地区,研究主要集中在松花江流域,包括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等;这些研究中检测的危害因子种类较为单一,缺少全面且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技术手段,系统调查了涉渔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有机氯和季胺盐类等)、重金属等危害因子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渔业水域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点;建立了区域性渔业水域涉渔农药指纹图谱采集库;研发了复杂环境样品中特定危害因子提取及检测技术;探明了东北主要渔业水域多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和部分涉渔农药的累积特点,且阐明了水产品重金属和农药污染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该成果主要创新点:1. 首次完成了东北地区大规模渔业水域环境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及涉渔农药污染调查与风险研究;2.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33 种拟除虫菊酯、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8种微量元素、反相高效液相色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渔业水域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等多项检测技术。本成果可应用于渔业环境及水产品中农残检测、渔业污染事故鉴定和相关标准建立等方面;水产品多种农药及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开发可为水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成果主要服务于公益性科学研究,如建立的检验检测技术、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风险评估结果等已通过论文发表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多篇论文被同行高频次引用,如发表在《Food control》上的“Determination of 28 trace elements in three farmed cyprinid fish species from Northeast China”,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引用60余次。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