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是以1959年和1983年先后由朝鲜和美国引进的种质为基础群体,以全雌率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综合采用家系选育、雌核发育和性逆转诱导等育种技术,经连续2代家系选育和2代雌核发育的虹鳟子代为母本,以性别控制技术诱导雌核发育虹鳟子代获得的伪雄鱼为父本,经交配繁殖获得的F1,既为虹鳟“全雌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虹鳟相比,平均雌性率为99.7%,生长速度平均提高21.31%。适宜在全国范围具有冷水资源的流水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和网箱等可控环境下养殖。虹鳟是我国冷水性鱼类的主导品种,然而苗种市场销售不规范,鱼种场、个体渔场或小公司都可以养殖亲鱼和生产苗种(发眼卵),在忽视或不懂选育技术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条件下,亲鱼群体小,长期近亲繁殖,导致种质严重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主要特点:(1)雌性比例高。养殖测试过程中的雌性率为100%,历年小试与生产性对比测试试验过程中平均雌性率为98.2%;(2)生长速度快。养殖至商品鱼阶段虹鳟“全雌1号”比未经选育虹鳟生长速度平均快21.31%,增产效果显著。(3)规格整齐。不用频繁分苗,减轻鱼苗的应急,苗种成活率高。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虹鳟“全雌1号”的选育过程中采用多个育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既首先以群体选育技术组建原始亲本群体,然后以双列杂交技术构建基础选育群,进而建立两代选育家系,再结合雌核发育技术连续进行两代全雌家系选育,最后通过第二代雌核发育家系与性逆转雄鱼交配繁殖,培育出全雌、速生的新品种。养殖至二龄商品鱼阶段,虹鳟“全雌1号”比未经选育虹鳟生长速度快21.23%~26.77%,平均快23.34%;成活率提高了5.75%~7.57%,平均提高了6.52%;平均雌性率为99.7%,规格均匀,表明虹鳟“全雌1号”有较好的养殖性能。3年累计中试池塘养殖面积160.5亩,生产商品鱼1200.58吨,合计产值3872.03万元,养殖单位一致好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