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雅罗鱼耐碱机制解析及良种培育和养殖技术研发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645105762
  • 单位名称或姓名:常玉梅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成果的科研任务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主要课题名称为:海水池塘和盐碱水域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与模式-生态适应型品种开发与池塘增效养殖技术(2019YFD0900405);雅罗鱼离子调控机制多样性及耐碱功能基因的发掘(31461163004);高碱胁迫下达里湖瓦氏雅罗鱼Rh蛋白介导的转氨机制(31602136);我国重要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采集及其数据库构建-北方淡水水系重要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采集(2013FY110700) ;水产分子育种共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200903045);长链非编码RNA在雅罗鱼高碱适应性进化中的调控机理(ZD2018008);碳酸盐碱度胁迫下瓦氏雅罗鱼的排氨机制研究(C2016070);瓦氏雅罗鱼转铁蛋白(Tf)基因的鉴定及其在碱度适应中的功能研究(QC2018038)。盐碱水是有别于淡水、海水的咸水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19个省(区),面积约6.9亿亩。由于盐碱水具有高碱度、高pH、主要离子比例失衡等特点,生产、生活均无法直接利用,尽管一些水生动物对盐碱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也已通过移植驯化在低盐碱水体开展了养殖生产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盐碱水利用率不足2%,绝大多数处于荒置状态。究其原因,耐盐碱品种缺乏是制约盐碱水利用的关键。雅罗鱼属鱼类属鲤科、雅罗鱼亚科,世界约有34 种。我国有5种该属鱼类,分布于黄河、黑龙江流域,以及西北和新疆地区淡水和盐碱湖泊,存在淡水型 、降海洄游型和碱淡水洄游型种(种群)。该属鱼类具有抗逆(低温、盐碱)性强、种群遗传多样丰富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渔业种质资源,在鱼类耐盐碱种质创新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盐碱水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及耐盐碱雅罗鱼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在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课题资助下,课题组潜心研究十余年,利用分子生理学和分子育种技术开展了雅罗鱼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耐碱机制解析和品种选育研究。保存雅罗鱼种质资源5个,分析了遗传多样性,明确了分类地位;解析了瓦氏雅罗鱼盐碱适应性进化与耐碱性状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选育出耐碱雅罗鱼新品种“雅龙1号”,建立其规模化人工繁殖、驯养、中碱度池塘水质调控技术与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 6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6项;制定标准12项。培养研究生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培训渔民8311人次。建立核心示范点2个,技术辐射面积6590亩,推动盐碱区域池塘增效养殖产业化发展进程。 由于盐碱水具有高碱度、高pH、主要离子比例失衡等特点,生产、生活均无法直接利用,尽管一些水生动物对盐碱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也已通过移植驯化在低盐碱水体开展了养殖生产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盐碱水利用率不足2%,绝大多数处于荒置状态。究其原因,耐盐碱品种缺乏是制约盐碱水利用的关键。1、与现有的同类研究、技术相比,实现了从传统的活体保存到注重对优异遗传特性的保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2、与现有的同类研究、技术相比,瓦氏雅罗鱼是用于耐碱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从组织解剖学、生理学、分子微观层面开展耐碱性状解析研究,理论研究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3、针对盐碱水养殖品种匮乏,养殖生产风险高,效益提升乏力等产业问题,选育出耐盐碱、生长快、品质优新种质“雅龙1号”, 这是我国第一个选育的耐盐碱水产品种。1龄鱼平均体重比母本提高253%,比父本提高 77.96%;“雅龙1号”,适于碱度在50mM以下盐碱水体养殖,是中高盐碱水养殖的首选品种。已在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肇东、秦来,甘肃景泰、河北等盐碱水分布区推广示范养殖,为中高碳酸盐型水质渔业利用提供了种源和技术保障,品种辐射范围广,生产水平达到国内领先。4、自主研发的“雅龙1号”养殖生产技术与模式,为中碱度水体渔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与现有同类研究、技术相比,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保存抗逆性强优异雅罗鱼种质资源5个,明确其分类地位;解析了瓦氏雅罗鱼盐碱适应性进化与耐碱性状形成分子生理机制;选育出耐碱雅罗鱼新品种1个,建立了中碱度碱水池塘苗种分段梯度驯养、水质调控技术与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 6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6项;颁布标准12项。培养研究生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培训渔民8311人次。建立核心示范点2个,技术辐射面积6590亩,推动盐碱区域池塘高效养殖产业化发展进程。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