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黑土开垦后由于高强度利用和用养失调,导致了黑土退化,致使黑土层变薄,耕作层变浅、变瘦、变硬,制约了粮食高产稳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东北黑土地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等黑土耕地肥力质量退化问题,揭示了黑土退化规律,首次提出了黑土次生退化类型和原生障碍类型,提出了肥沃耕层培育的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其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针对黑土地中的黑土层原位退化、迁移退化和原生障碍的三个问题,创制了"秸秆深混-黑土层扩容增碳技术"、"熟土心土双层混合-肥沃耕层构建技术"、"黑土层与白浆层梯次混合-厚沃耕层培育技术"的三项关键技术;然后根据黑土地不同区域问题,通过技术集成再创新的方法,建立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模式"、"提出了控蚀增肥保育技术模式"、"障碍土层快速改良培肥技术模式"的三个核心模式,分别与玉米连作、玉米-大豆和玉米-大豆-大豆三个典型种植业模式进行融合,形成了9个子模式。该项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获国家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250篇,其中SCI和EI 72篇,发布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5项,2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成果已在东北黑土区累计推广应用2.55亿亩,增产粮豆132.5亿公斤,增收221.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