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由于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东北林区全面禁伐,作为传统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木屑减少、导致食用菌袋料成本提升,制约了诸如黑木耳等主要林下资源产业的发展。蛹虫草属非木质技术密集型食药用菌,在当前推进促进林下资源产业发展背景下,以蛹虫草补充、替代现有传统黑木耳等食用菌种类,符合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食用菌发展需求。
本项目针对当前蛹虫草产业化栽培中单一采用小麦组织分离技术导致菌株退化不足,在3种业界常用的菌株复壮方法(蛹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及小麦组织分离法)优化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了不同方法对蛹虫草复壮效果,首次提出了蛹组织分离和小麦组织分离法周期性交替的蛹虫草菌株复壮技术,有效提升了蛹虫草优良菌株长期遗传稳定性。
针对传统蛹虫草母种扩繁技术(试管传代法)难以满足蛹虫草产业化生产需求问题,首次建立了蛹虫草母种扩繁新方法--试管传代联合固态菌丝涂面法,在大幅提升扩繁效率前提下,简化了工艺流程,克服了当下常用试管联合液体培养涂面法存在隐性染菌和扩繁过程中变异可能性;
针对当下产业常用利用半合成培养基往复式摇床制备蛹虫草液体种产能瓶颈,首次获得了适宜于蛹虫草产业化生产的合成液体种培养基,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装置,建立了蛹虫草产业化复配培养基液体种制备新工艺,解决了传统半合成培养基限制液体种制备能力问题。
针对目前蛹虫草低氮源添加栽培品质低下问题,在提升氮源添加条件下,在原有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首次采用光照增产技术,通过对栽培光照条件的系统筛选和优化,提出一套高产优质富硒蛹虫草的栽培新技术,有效解决了由于提高氮源添加量而影响原基形成的问题,在进一步提升品质的同时提高了其产量。此外,建立了虫草酒等蛹虫草深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经济附加值。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