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黑龙江省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技术方法研究项目为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2015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黑国土科研201502,项目总经费181万元,由省财政全额投资。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部,为森林所覆盖,黑龙江省野外地质勘查条件极其艰苦,每年野外勘查时间只有4-5个月,大大延长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周期,加大了勘查开发的成本,阻碍了快速找矿突破的实现步伐。因此,从我省的自然条件方面,需要开发出适合本省特点的矿产资源野外快速勘查方法的技术系统。
目前我省矿产勘查的主要问题是地表为森林覆盖,如采用大规模的地表工程揭露,势必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很高,使得基岩裸露很少,无法观察到蚀变矿化现象,矿产勘查难度极大。对于传统的地质勘查技术来说,其在应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针对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及项目实施周期长、耗费高等实际问题,需要对目前的地质勘查技术进行改进,能大量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环境的可代替传统的人工挖掘、槽探和井探等勘查手段的可野外快速评价定位的新方法技术系统势在必行。
通过利用浅钻取样方法增强土壤或岩石样品的代表性,利用便携式波谱仪确定矿物组合,划分矿化蚀变分带,确定找矿标志,再用快速分析仪器现场判别岩石或土壤中矿化元素的种类和品位,综合分析后,评价勘查区的找矿前景,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将不同探测目的的方法技术合理加以组合,形成快速有效的矿化信息提取。减少对环境破坏,大幅度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和找矿成功率。
存在问题:绍尔浅钻在部分地区岩芯采取率较低,对缺水山区及第四系覆盖较厚的地区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进一步补充近红外光谱蚀变矿物测量结果圈定蚀变矿化分带的依据。五处异常验证区投入的绍尔浅钻工作量较少,尚未达到大致圈定蚀变矿化带的目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