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大型灌区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6689251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宇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灌溉用水效率低、节水技术不配套、管理相对落后、水污染严重、冻胀破坏现象突出等问题,在东北、华北、南方地区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建立适宜区域的节水技术应用模式,并通过示范区辐射推广,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单方水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在东北粳稻灌区研究应用管道灌溉技术,解决了“管代渠”的重大难题,筛选了适宜冻胀破坏区的管材,提出管道经济埋深阈值0.6~1.0m。开发了装配式矩型渠系列产品,确定了防渗防冻胀技术措施,提出了田间标准化设计标准和建设模式。提出了田间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模式,较充分灌溉单产提高13.1%,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1.1%。确定了入流量和入流方式下的适宜格田规模,建立了格田标准化工程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率提高1.5%。 引黄井渠双灌区开发了多水源利用模型及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确定了井渠地表水、地下水用水比例,提出了井渠双灌合理利用技术模式,为引黄补充灌溉提供了新方法,构建出灌区尺度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提出井渠双灌结合区的畦田标准化建设模式,确定畦长60~80m,畦宽2.4m,适宜单宽流量2.9~3.4L/(s?m)。 南方河网生态灌区研究灌区水平衡动态监测与用水管理技术,建立实时灌溉预报模型,节水率为15.1%。揭示了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农田与区域不同尺度水转化效率的差异原因及其规律,推荐了沟、塘系统的中等尺度区域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模式。探讨了区域污染物消减机制、农田生物量的响应规律及排水再利用机制,提出了农田—生态沟渠一体化的排水减污模式。 华北引黄管道灌区优化管道灌溉设计系统及指标,确定了规模化灌溉工程适宜规模,控制面积不大于5000亩,解决了管网泥沙淤积的难题。提出了规模化管道灌溉下的分片轮灌组划分理论,通过研发的一杆式土壤墒情监测设施、自动启闭给水栓、一体化灌溉泵站等,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引黄灌区管道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系统,应用“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持续稳定运行。 通过研究、示范,建立了四处示范区,面积1.0万亩,辐射面积86.3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5以上, 单方水粮食产量达到1.6kg/m3 以上,示范区粮食增产率10.4%以上,N、P流失率减少34.5%、36.7% ,建立了适宜类型灌区的节水技术模式,形成技术成果11项。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