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生态修复水田鱼道结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45105956
  • 单位名称或姓名:韩雷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E125),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田及田间鱼类众多,但传统的农田水利是以灌溉与排水为主要目的,是将足够的水量输送到水田以供作物生长,满足作物灌溉需水量,但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农田水利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注重生态化、现代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系统营造的需求。在渠道和田间存在大量鱼类、虾蟹、蛙类及水生昆虫等生物,这些动物有很多随着生长的时期不同,而出现小规模的生活圈移动,比如有一些鱼类,本来生活在河道、灌排渠道之内,但是在汛期却会到被淹没的河边、芦苇地、灌溉农田等地方繁殖。而灌排渠道与水田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水头差,同时也缺少通道,这就阻碍了这些鱼类在水路与水田间的洄游。出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日本近些年提出了在渠道和水田之间增设“水田鱼道”的概念。鱼道是供鱼类上溯洄游的常用保护措施,在国内外多用于因大坝修建而截断了河流的水利工程中。目前,我国在渠道和水田间增设小型鱼道(简称“水田鱼道”)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保护田间生物多样性,对“水田鱼道”研究是必要的。 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鱼道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田与灌溉渠道的水力条件、鱼类种类及洄游习性,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体型的鱼道水力特性,研究确定鱼道布置型式、池室结构尺寸等设计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水田与渠道间增设的水田鱼道结构型式,并提出水田鱼道设计原则。同时,结合国内水田渠道水文地质、典型鱼类等因素,完成几种适合我国灌排渠道与水田之间的小型鱼道的结构型式。这些鱼道为水田灌区中的鱼类、虾蟹等生物提供了通道,确保了田间生物系统的联通,有助于田间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提出的水田鱼道设计原则,可为设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完成后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1)项目研究报告1份 (2)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篇 (3)申请授权专利1项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