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课题以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北五味子等寒地浆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为基础,于2010年初在黑龙江省林业厅立项研究。项目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分布情况,依据其分布区域的广泛性,以及不同分布区域的气候特点,对比引种地环境条件,确定了在引种地建立蓝靛果忍冬种质圃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共收集保存27个种源的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通过播种、扦插以及实生苗引种,建设一处面积12亩的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圃,现地保存苗木43500株,异地栽植苗木41000株。建立一套科学的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从80个家系、72个无性系、12个引进品种中筛选出优良家系22个,优良无性系12个,以及包括'龙加1号'和'龙加2号'在内的优良引进品种6个。评定优良种源6个。
项目执行期间,针对资源圃中不同种源和品种的蓝靛果忍冬相继开展了形态特征、物候观测、生长节律测定以及营养成分分析几方面研究,分析不同种源和品种的蓝靛果忍冬相同年份以及同一种源不同年份的物候差异,摸索出蓝靛果忍冬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节律。通过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判定不同测试对象的营养成分特点及优势所在。
分别以加拿大引进品种和国内不同种源蓝靛果忍冬为父母本的12个杂交组合中,有11个组合形成杂交果实,获取杂交种子,并通过播种繁殖形成了F1代幼苗。同时通过授粉梯度试验摸索出最佳授粉时段和方式。
根据实践经验确定了用于圃地建设最为简单、高效、适用的繁殖方式,即:种子繁殖和嫩枝扦插。通过扦插试验确定了最佳插穗处理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嫩枝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的技术要点。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蓝靛果忍冬设施栽培技术。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蓝靛果忍冬圃地栽培管理技术。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