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光肩星天牛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害虫。其危害隐蔽性强、虫道长、且向上蛀食的特点。现在采用的人工调查方法,工作量大不宜于操作。 调查发现光肩星天牛危害具有明显地域性:在国内外其它地区主要危害杨柳科树种,在黑龙江地区主要危害糖槭。根据其这一危害特性,由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承担的"948"项目"安全高效光肩星天牛检疫监测技术引进"(项目编号:2014-4-04)对引进的俄罗斯光肩星天牛检疫监测技术进行了改进,改进了诱捕装置的结构,增加了新的诱芯组分,提高了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诱捕效果,使其在黑龙江地区的应用更具有优势。
项目组对改进技术进行有效性研究,确认了其诱捕距离为20米,诱捕器悬挂间距为30米,试验地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5-2.2米,提出黑龙江省光肩星天牛监测技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园林部门利用该技术成果进行成虫期监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初期在6月中下旬,盛期在7月中旬,成虫期持续到9月中旬。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病防站利用该技术成果在沾河、桦南林业局进行虫情调查,结果表明在两个林业局内尚未发现光肩星天牛。监测结果均与人工调查情况相吻合。其总应用面积达100亩。该技术明显提高了光肩星天牛监测的水平,降低了人工调查的工作量,可以准确地反映害虫消长规律,便于掌握害虫的防治时期,
项目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优点是使用量少,对环境和非目标昆虫无毒,成本低,易操作,可用于光肩星天牛羽化期监测和虫情调查,即可减少林业经济损失,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光肩星天牛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